•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會國是廳】新型政黨制度的繼承與超越

2018-03-16 15:10: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作者:何玉芳 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3月4日的政協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習總書記的新論斷既是對中國政黨制度的繼承,也是新的超越。

  新型政黨制度是對中國傳統和合思想和中國政黨制度的一脈相承 

  人類社會一直在發展變化,但歷史從來不會真正斷裂。中國的政黨制度內涵了民主價值思想,採用協商而不是競爭的政治運作方式。這根源於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這是中國政治文明與西方政治文明的顯著區別,也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一脈相承的文化源頭。習近平關於新型政黨制度的論斷,從政治制度、創造主體和中國特色三個方面強調了多黨合作制度的重要屬性,體現了中國共産黨關於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屬性規定方面的延續性。

  新型政黨制度為中國政黨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即將迎來“五一口號”提出70週年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應該不忘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把我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

  不忘初心,就是強調不忘多黨合作之初共同的政治基礎,不忘共同的使命和理想信念,不忘共同的價值觀。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共同的政治基礎也被賦予了嶄新的內容,即由合作之初建立新中國變為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由此,不忘初心,既是對使命的繼承,也是對歷史的超越。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是對新型政黨制度優越性的詮釋。新型政黨制度最大的優勢就是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和民主監督,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係,而不是相互競爭及相互拆臺。採用協商的形式實現政治民主,既使政治生活豐富多彩,又使政治決策高效完善。

  多黨合作制度的創新,體現在人民政協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協商內容和協商程式的不斷規範等方面,以實質性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真正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對新型政黨制度的前景展望 

  西方的政黨制度雖然出現得較早,但二百多年來少有大的改變,社會治理效率低下,無法解決社會深層次的矛盾。這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不僅加速了西方社會發展的衰落,也促成了政治價值理念的空洞化和偏執化。

  與此相反,中國共産黨一直保持著韌性和適應性,改革則是增強韌性和適應性的關鍵一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新型政黨制度在堅持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核心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領導多黨合作的能力,與各民主黨派共同致力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