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特色“特”在哪?多地監察委“一把手”談監察法草案

2018-03-15 14: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兩會綜述)中國特色“特”在哪?多地監察委“一把手”談監察法草案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草案)》(下稱“監察法草案”)近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近日,多地監察委主任結合監察法草案的意義、作用等談了各自看法,他們認為制定中的監察法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

  “特”在創制之舉。黑龍江省監察委主任王常松指出,監察法草案是探索中國特色監察制度的重要舉措。

  王常松表示,中國監察體制同西方的“三權分立”不一樣,中國監察法草案是從歷史上汲取智慧,結合現實情況所誕生的,是歷史與現實相貫通的安排,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中國特色。

  四川省監察委主任王雁飛説,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既植根歷史傳統,又適應現實國情,擁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産權,全世界獨一無二,充分彰顯了“四個自信”。

  “特”在定位明確。重慶市監察委員會主任陳雍指出,監察委是實現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政治機關,其依法行使的監察權,不是行政監察、反貪反瀆、預防腐敗職能的簡單疊加,而是在黨直接領導下,代表黨和國家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督,既調查職務違法行為,又調查職務犯罪行為,可以説是依託紀檢、拓展監察、銜接司法,但又不是司法機關。

  “特”在配合與制衡。貴州省監察委主任夏紅民説,監察法草案是對國家監察權從嚴監督制約的“法律之籠”,從加強黨的統一領導,接受人大監督、強化自我監督,與司法機關和執法部門互相配合製衡、承擔法律責任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嚴格具體的要求,為國家監察機關加強自身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特”在反腐全覆蓋。黨內監督是對全體黨員尤其是對黨員幹部實行的監督,國家監察是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實行的監督。官方稱,根據通過制定監察法,將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對此,王雁飛表示,監察法草案將堅持中國共産黨對國家監察工作的領導寫入總則,就是通過法定程式把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機制固定下來,構建起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國家監督體系。以此,有效破解反腐敗力量分散、紀法銜接不暢等問題,確保反腐敗決策指揮體系資源利用、手段措施更加集中統一,為奪取反腐敗壓倒性勝利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特”在多方面統一。河南省監察委員會主任任正曉認為,監察法草案做到了三個有機統一:一是貫徹和體現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機統一,二是貫徹和體現了黨內監督與國家監督、黨的紀律檢查、國家監察有機統一,三是貫徹和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中新社記者 夏賓 尹海明 周燕玲 付強 鐘旖)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