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英國拉盟友想搞“抗俄聯盟”,西方國家願和它步調一致嗎?

2018-03-15 10:15: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驅逐23名俄羅斯駐英國外交官、暫停與俄羅斯的雙邊高層接觸、英國王室成員和政府官員將不會出席今年夏天在俄羅斯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英國首相特雷莎梅14日在議會宣佈了一系列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作為對俄“捲入”前俄特工斯克裏帕爾在英中毒一事的報復。除了上述制裁外,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稱,英國還計劃尋求建立一個來自歐盟、北約甚至聯合國支援的“抗俄聯盟”。72年前,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鐵幕演説”拉開了冷戰的序幕。如今,儘管美國和歐洲不少國家都對英國表示了同情和支援,但在冷戰已經結束多年後,許多人質疑歐洲是否真的承受得起“冷戰2.0版”。

  英國除了單獨對俄實施制裁外,還向歐盟、北約、聯合國以及多個西方盟友求助。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稱,英國正計劃尋求建立一個來自歐盟、北約甚至聯合國支援的“抗俄聯盟”。目前聯合國安理會同意將舉行緊急會議;歐洲理事會也將把此事列入下周會議的議程。北約各成員國14日發表聯合聲明稱,“北約對盟國領土首次被神經毒劑襲擊表示深切關注”,北約各盟國對英國表示聲援,支援正在進行的調查,並呼籲俄羅斯回答英國的問題,包括向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全面公開毒害斯克裏帕爾的神經毒劑“諾維切克計劃”。聲明稱,北約各盟國認為“這次襲擊明顯違反了國際準則和協議”,“任何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都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

  路透社稱,在認定俄羅斯“極有可能”是幕後黑手後,英國一直在聯絡盟友,尋求盟友的支援,呼籲西方盟友採取協調一致的回應立場。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13日稱,“我們得到了美國、法國以及德國的支援。盟友這麼支援,我們很受鼓舞。” 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梅12日晚通電話時表示,願共同應對“俄羅斯的攻擊性行為”。英國驅逐俄外交官後,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讚英國“雷厲風行”,如約對俄羅斯祭起懲罰大棒。不過,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前一天在電視臺節目中稱,“特雷莎梅沒有等到可以提出指控的具體證據出來就做出反應,太離譜了。各方應避免形勢升級。”

  在德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特根稱:“俄羅斯會怎麼做,默克爾全看在眼裏。如果俄羅斯不合作,莫斯科將會受到西方集體的回應。”不過,俄衛星新聞網稱,德國已“斷然拒絕抵制俄羅斯世界盃”。

  “英國政府的報復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一個關鍵因素是它能從盟友那裏獲得多大程度的支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讓英國尷尬的是,英國當前正處於脫歐談判進程中,儘管好幾名歐盟領導人發表了同情英國的聲明,但真正的問題是歐盟願意提供幫助的真實願望有多大?歐盟目前對俄羅斯採取的制裁措施已經處於壓力之中。德國企業遭受打擊最大,德國社民黨一直要求減輕對俄羅斯的制裁。德國、波蘭、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和斯洛維尼亞的絕大部分天然氣來自俄羅斯。説服這些國家進一步削弱與俄羅斯的經濟關係對英國外交來説將是一個重大考驗。

  實際上,就連美國的支援也可能只是“口惠”。美國CBS新聞網稱,特朗普已經打電話給梅,稱“完全與英國站在一起”。已經被特朗普解職的前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其告別演講中稱,這次襲擊的背後“肯定是俄羅斯策劃”,並表示此事“已觸發英美兩國的共同防禦協議”,並“會有相應的回應結果”。然而,CNN稱,白宮發言人桑德斯的回應中,拒絕“責備”俄羅斯。

  【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加拿大記者 紀雙城 青木 陶短房 陳一 柳玉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