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島上校長”翁麗芬:把青春和熱情留給海島教育

2018-03-14 11:14: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1988年,18歲的翁麗芬高中畢業後回到家鄉,在上大陳小學擔任代課教師。

  翁麗芬是浙江臺州上大陳人,沐浴著海風長大,從小耳聞目睹了海島孩童求學的不易。當她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時,學生們那渴望知識的眼睛讓她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教育!

  30年來,為了海島的教育事業,她毅然決然地把自己的兒子送給親戚照顧;為了海島的教育事業,她捨棄為照顧病痛中的丈夫而請長假的機會;為了海島的教育事業,她拋夫別子,常年一人住在學校單身宿舍。30年來,她教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海島的學生們,而她一家卻離多聚少。

  2004年,上大陳小學被撤並,翁麗芬來到大陳實驗學校任教。“工作了16年的學校被撤並,心裏感到很痛,離開學校那一天,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翁麗芬回憶説。

  2005年,椒江區一次全區教研活動在大陳實驗學校舉行,翁麗芬所帶班級課堂上活躍的氣氛和學生精彩的回答,贏得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之後,翁麗芬幹得更加投入了。她教的學生在學校的各項比賽中常常脫穎而出,曾經獲得全校“寫字、朗誦、講故事”比賽第一名的優秀成績。

  2006年,翁麗芬當上了大陳實驗學校校長。在她的奔走呼籲下,學校校舍得以重修,並添置了桌椅,購買了現代化教學設備。如今的大陳實驗學校有了嶄新的教學設施,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在翁麗芬的努力下,學校教學品質有了較大提高,海島沒有一位孩子因貧困失學 。

  大陳實驗學校地處椒江區唯一的海島集鎮——大陳鎮。海島上收入不高,業餘生活貧乏,教師們經受著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考驗,教師隊伍的穩定是一個難題。學校的幾位年輕女教師曾紛紛想逃離海島,回陸地工作。在翁麗芬的勸説下,這些年輕女教師才決定繼續紮根海島。

  如今,隨著學校條件改善,翁麗芬經常組織年輕教師到陸地學習、旅遊,改善教師待遇。

  在翁麗芬身上始終透出一種樸素美,她對學生永遠滿懷愛心,在學生們心中,翁麗芬就像是一位慈母。

  翁麗芬班上曾有一個女孩,她的父親出海捕魚遇難後,這個女孩像變了個人,時常蓬頭垢面,丟三落四,眼神裏滿是憂鬱。翁麗芬心疼不已,她把孩子叫到自己家中,給她梳理零亂的頭髮,細心地為她輔導功課。她還組織班會,讓孩子們討論如何幫助同學。在翁麗芬的細心呵護下,小女孩又有了天真燦爛的笑容,還懂得照顧母親和年幼的弟弟。

  翁麗芬家住椒江城區,父母均不在大陳島,她的丈夫是一位漁民,常年出海打漁,兒子在城區就讀。翁麗芬常年一人住在學校的單身宿舍裏。海島條件艱苦,翁麗芬卻沒有絲毫退縮,在海島執教的30年間,她從沒向組織提出調動,也從沒因私事而缺課。

  30年來,島上因海洋資源的衰退,當地不少漁民轉産,舉家外遷,學校生源銳減,從60多名學生到現在只剩10多個學生。翁麗芬也曾徬徨、猶豫過,但想到島上雖然少卻依然存在的學生,她放棄了種種想法,“只要有一個學生上課,學校就得辦下去!”如今的大陳實驗學校的校捨已是島上最漂亮的房子之一。課間,孩子們在操場上快樂地活動;平時,學校還是海島居民健身活動的場所。

  教師這一崇高的職業,讓翁麗芬實現了人生的價值。三尺講臺,成為她生命的寄託,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使她的生命更加精彩。“我是海島的女兒,願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情、真誠和愛心,譜寫海島教育事業燦爛的明天。”翁麗芬説。(材料來源:浙江線上)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