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外僑胞眼中的習近平

2018-03-13 13:4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學習小組按】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有來自25個國家的35位海外僑胞受邀列席參加。他們代表幾千萬華僑華人出席盛會,見證祖國的發展和繁榮。

  他們當中,既有在當地僑界德高望重的老僑領,又有充滿想法與活力、勇於嘗試的華裔新生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他們中許多人在海外曾經見過習近平主席。他們為我們講述了很多生動的細節故事:

  比如,習近平到義大利的時候,華僑華人本來離得比較遠。但他説,來來來,靠近一點,説我們都是好朋友。

  僑胞們説,“在國外越久就越愛國,是因為我們在國外呆得越久,越能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列席全國政協會議的

  海外僑胞眼中的習近平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正在北京召開,共有來自25個國家的35位海外僑胞受邀列席。他們當中,既有在當地僑界德高望重的老僑領,又有充滿想法與活力、勇於嘗試的華裔新生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他們中許多人在海外曾經見過習近平主席。

  連日來,本報記者採訪了受邀列席的部分海外僑胞,聽他們講述與習近平主席“相逢海外”的故事,從中感受他們對習近平主席的由衷愛戴。

  “習近平當中國領袖,是中華民族的福氣”

  “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時,我也有幸參加了相關活動。習主席接見在英國的華僑華人時,我離他只有兩三米的距離。”英國倫敦華埠商會會長林奕權回憶起見到習近平主席的情形時,讚嘆道,“他非常親切,而且很有思想,很有文化涵養。”

  令林奕權印象深刻的是,習近平主席太忙了,“在英國訪問期間,很晚還在開會,一早又開始忙碌了,對工作非常認真。”

  早在2012年2月,習近平任國家副主席期間訪問美國,美國華人聯合總會時任會長(現任理事長)蔡成華就曾近距離接觸過他,還榮幸地受到接見併合影。“2017年4月,習近平主席再次訪問美國時,也接見了旅美華僑華人的代表,我再一次有機會和習主席近距離接觸。他對僑胞非常親切,對我們在國外的發展非常關心,寄予殷切希望。”

  土耳其中國工商總會會長江小斌也曾在海外兩次見過習近平主席。“一次是習近平在當國家副主席的時候訪問土耳其。那時,我們專門去歡迎他,習近平還親切地接見了我們並與我們合影。”江小斌説,還有一次,就是2015年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的G20峰會期間,“我們100多人前去歡迎習主席,現場還組織了舞龍、舞獅表演,一直待到峰會結束後才回到伊斯坦布爾。當時,我們商會裏只有兩個人有機會進入峰會會場,我再度見到了習主席,習主席還跟我握了手。能在海外兩次見到習主席,我終身難忘。”

  吉爾吉斯斯坦中國南方華商商會會長、比什凱克華助中心主任楊彩平深深地記得習近平主席訪問吉爾吉斯斯坦時的情形。“使館邀請我們僑領參加活動,我站在人群中間,習主席走了進來,他的笑容是那麼親切,一下子走進了我們僑胞的心裏,讓我們很感動。”

  全非洲華人婦女聯合總會會長朱怡苑有幸見過習近平主席3次。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出席在南非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當時,習近平主席也接見了華僑華人。“習主席的個人魅力是非常大的,講話幾乎全程脫稿,思路清晰,平易近人。聽他講話,非常親切,就像在聽家裏的長輩聊一些想法和理念。”

  2015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了這次峰會,並接見了當地的華僑華人,其中就包括菲律賓中國商會會長洪及祥。“習近平主席就站在我的對面。”洪及祥回憶説,“他非常親切友善,習近平當中國領袖,是中華民族的福氣。”

  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劉洪友曾兩次見到習近平主席。一次是2009年12月,習近平任國家副主席期間訪問日本,劉洪友作為僑領前去歡迎。第二次是2014年6月,劉洪友回國參加第七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當時在人民大會堂,習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我站在第二排,也很幸運地和習主席握手,感受到了習主席的溫暖。”

  早在2003年,義大利中國總商會會長陳正溪就曾見過習近平。當時,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訪問義大利。“我作為僑領接待了習近平,他與我們接觸的過程中非常誠懇,平常其他領導很少去的地方他都去,我們當時就感慨:作為一位省委書記,到這麼偏僻的地方去,深入到僑民當中了解情況,讓人很感動。我記得,當時我説:‘習書記,您在福建當省長的時候,我就看到媒體對您的報道了,您特別棒。’”

  義大利羅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會長張國權與習近平也曾有一次交集。“我感觸最深的有一件小事,習近平到義大利的時候,華僑華人本來離得比較遠。但他説,來來來,靠近一點,説我們都是好朋友。我感到,習近平特別關心僑胞,他還希望我們僑胞在海外把自己的事業做好。”

  “習近平是世界級領袖”

  在蔡成華看來,習近平主席十分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同時,作為領導人,他又是一位意志堅定、具有非凡魅力和魄力的大國領袖。他有序推進改革,大力反腐倡廉,打“虎”拍“蠅”獵“狐”不松手。“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需要有這種氣魄的領導人。總之,我認為,習近平是一位劃時代的領袖。”

  “習主席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在海外威信很高。”張國權説,海外民眾也都評價習近平主席是大國領袖、世界級領袖。

  “據我觀察,海外對習主席的印象很好。”法國華僑華人會主席任俐敏説,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中國的外交更具親和力,在無形中拉近了中外之間的距離。

  奧地利華人總會會長陳安申説,華僑華人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各種理念特別贊成和擁護,“因為這些理念是保證中國繼續向前發展的重要指引。”

  “習主席的執政方針,我們華僑華人都是很認同的。”江小斌説,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治理起來需要高超的執政能力。老百姓都有一種信心,那就是祖國會越來越強大,會越來越美好。

  紐西蘭中華武術總會會長洪衛國認為,“習近平主席成為中國領導人,是中國人民的一大幸事。”

  “一個國是一個大的家,一個家是一個小的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必須有一個主事人,效率才能提高,這是中國國情決定的。習近平主席個人也很有魅力,語言平實接地氣,人生閱歷十分豐富。無論是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還是全面從嚴治黨,都體現出他目光遠大、放眼世界。”洪衛國説。

  陳正溪雖然人在海外,但也看到,這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陳正溪覺得,習近平總書記務實、了解基層民生,在國家發展戰略上把握得非常準確。

  朱怡苑表示,在非洲,無論是政界高層,還是一般民眾,都對習近平主席十分崇敬。

  “習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讓我們感到中國是有希望的,習主席的言語中透著沉穩,展現出中國的美好未來。”劉洪友認為。

  埃及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陳建南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很多思想和理念是引領性的,他還很有魄力,解決了很多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另外,習近平總書記秉持天下為公的思想,時刻在為國家發展盡心盡力。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放眼世界,中國正需要這樣一位有魄力、有遠見的領導人。”

  “習近平領導的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戰略全局,把握髮展大勢,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成就,從以鐵的決心根治腐敗,到以“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力促改革,從“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廣受支援……世界看到這個東方大國的嶄新姿態,中國主張、中國方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海外反應非常好,願意參與。我們偉大的祖國這幾年穩定發展,正以更穩健的腳步走近國際舞臺的中央。”劉洪友説。

  張國權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適應了當代世界發展的潮流。“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交通越來越方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當代世界的發展,大家要互聯互通,共建共用,這些理念非常好。我們在歐洲也聽到許多政治家歡迎‘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地參與,這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許多機會。”

  在土耳其經商的江小斌,有一個直觀感受:海外的華僑華人,還有當地人,對習近平主席的執政理念,是相當認可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土耳其反響積極,兩國日益密切的經貿往來,使得江小斌受益匪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一大批“老虎”“蒼蠅”被繩之以黨紀國法。

  丹麥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葉利宗認為,“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反腐敗工作,進展很快,效果明顯。我們海外華僑華人對中共全面從嚴治黨非常認同。”

  洪衛國表示,“在我們海外僑胞看來,勇於自我革命,這是中共的優點,也是中共永葆生命力的源泉。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這麼多人口,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核心來領導。”

  中國飛速發展,使僑胞們雖然身在海外,也激動不已。

  巴西裏約華人聯誼會會長邱海琴表示,我們海外華僑華人都為習近平總書記鼓掌。看到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中國發展得這麼好,我們也感到非常驕傲。國家強大,僑胞背後也有了堅實的靠山。中國人的地位越來越高,受到越來越多的尊重。“現在我在巴西,當地人都會由衷地對我説,中國人真了不起。如今,中國和海外不僅僅是經貿交流,更多的中國故事、中國聲音、中國文化也在世界傳播,這讓我們深有感觸。”

  談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朱怡苑有自己的感受。“我們常説,在國外越久就越愛國,是因為我們在國外呆得越久,越能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朱怡苑表示,在國外,經常看到政黨之間純粹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而不是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不從大局和國家利益考慮。而中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像辦奧運會、G20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能辦得像中國一樣成功,並不容易,這就是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優勢。

  蔡成華認為,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中國正沿著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前進。“海外華僑華人對中國的政治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有比較好的理解,也很支援。可是,有些西方人對此並不理解。我經常跟他們講,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足以説明,中國的政治體制是最適合中國發展的正確道路。世界上沒有標準的政治體制模式,我們不能照搬西方的體制,中國人最了解中國需要什麼,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辦好自己的事。”

  楊彩平説:“我們華僑華人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今後的發展,無論是經濟崛起,還是內政外交,都值得期待。”

  本報記者 葉曉楠 潘旭濤 盧澤華 李 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3月13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