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原創時政微視頻丨從深圳到雄安

2018-03-13 13:35: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央視新聞客戶端)2017年3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建設何以被稱為千年大計?背後又有著怎樣高屋建瓴的戰略思考?

  雄安新區設立一週年之際,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原創時政微視頻《從深圳到雄安》,重溫從深圳到雄安的故事。

  敢於闖、敢於試的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

  70年代的深圳,還叫做寶安縣。

  這裡是廣東最落後的地區之一。

  1979年4月,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勳到北京參加中央工作會議。他在發言中希望中央能根據廣東緊靠港澳、華僑眾多的特點給予特殊政策。

  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勳曾説:鄧小平同志鼓勵我們要大膽實踐,並將廣東準備在深圳、珠海、汕頭辦的貿易合作區定名為“特區”,讓廣東省委“殺出一條血路來”。

  1979年7月,深圳蛇口工業區開工興建。

  ?1980年8月,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今非昔比的深圳出口總值連續25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當選總書記後,離京考察的首站便選擇在深圳。

  在考察途中習近平曾説:小平同志1984年、1992年兩次視察南方,視察廣東,視察深圳。當時他就是説,要解放思想,敢於闖,敢於試。我們今後仍然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上新水準。

  開拓精神在延續

  2017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定,在河北適合地段規劃建設一個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的現代新型城區。

  2017年4月1日《新聞聯播》:日前,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原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組長徐匡迪介紹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國際經驗來看,解決大城市病,基本上都是用跳出去建新城的辦法。你要有一個地方去承載非首都的功能,那麼這個就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太遠。這個地方要採取現代的資訊技術、環保技術、綠色低碳的發展戰略,智慧高效的生産方式和生態宜居的城市,一個完全新的模式。適合於年輕人、小白領都能夠買得起房子、住得起房子。

  習近平曾説: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要樹立系統思維,從構成城市諸多要素、結構、功能等方面入手,對事關城市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週密部署,打破在自家一畝三分地上轉圈圈的思維定勢,結合城市定位和功能,有序疏解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

  如今,與深圳在小漁村打造一座大都市不同的是,雄安新區的藍圖,是締造世界級城市群的中國樣本。

  徐匡迪説:京津冀發展不能重復上海或者深圳過去已經走過的路,你是一個歷史新的起點,而且這個起點是中國要從“跟跑到並跑,並跑如何要領跑”,這個期望是寄託在京津冀。京津冀的協同發展不是建一個大首都,是要建設一個世界級的城市群。

  從深圳到雄安,一場開拓進取的馬拉松,仍在繼續……

  2016年5月27日,“雄安新區”首次出現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彙報稿中。此後“雄安新區”開始成為官方表述。

  習近平説:雄安新區現在還是一張白紙,受到各方面利益牽絆比較少,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建立體制機制新高地。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歷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穩紮穩打,一茬兒接著一茬兒幹。(策劃:楊繼紅 製片人:張鷗 陶郎 記者:寇琳陽 郝薇 楊山 錢江 楊海靈 深圳臺)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