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國際人士積極評價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

2018-03-13 10:54: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這是我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有力的憲法保障,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外專家學者表示,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國家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等重大事項均發生了變化,因此當前對憲法內容進行適當修改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此舉將有助於推動實現中共十九大所確立的宏偉發展目標,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為人類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從憲法高度確認國家未來發展的總體規劃” 

  “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是中國與時俱進的重大舉措,對於中國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總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商務諮詢公司賽百思首席執行官弗雷德里克巴爾丹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這本書我看了好幾遍,該書集中反映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治國方略,充滿了智慧。我也認真研讀了中共十九大報告,報告中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了全面闡釋,我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具有理論高度,而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將有力推動中國完成十九大確定的發展目標。”

  哈薩克—德國大學國際問題專家伊戈裏伊萬諾夫表示,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應當準確反映國家發展的總體方針。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國家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等重大事項均發生了變化,因此當前對憲法內容進行適當修改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憲法,是對過去五年中國發展成就和經驗的總結,同時也是從憲法高度確認國家未來發展的總體規劃。

  伊萬諾夫認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等重要內容寫入憲法,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地位,有助於中共動員並帶領社會各階層,朝著國家未來政治與經濟發展目標不斷邁進,是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一條必由之路。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俄中關係研究預測中心副主任亞歷山大伊薩耶夫認為,此次憲法修改的條款所涉及的內容都已經為近幾年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實踐所證明,因此進行修改具有充分的論據。

  “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亞洲研究項目負責人、中國問題專家貝恩特貝爾格表示,中國此次憲法修改中不容忽視的一點,是賦予監察委員會憲法地位。對這一國家機構從憲法上給予確認,表明瞭中國共産黨推動改革向更深領域邁進的決心,將促進國家機構更加有效運作。

  伊萬諾夫強調,加強對行政體系的監督,確保公權力不被濫用,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賦予監察委員會憲法地位,為反腐敗工作提供權威的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是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南非獨立傳媒董事會執行主席伊克巴爾瑟維表示,中國加強反腐敗,賦予監察委員會憲法地位,有助於確保反腐敗在嚴格的法律框架和標準下進行,是中國加強依法治國的重要步驟。

  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係教授金珍鎬表示,此次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在國家主席任職規定上作出修改,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舉措,有利於中國穩步向前發展,進而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等一系列發展目標。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説,在國家主席任職規定上作出調整,這是對國家領導制度安排的改善和健全。中國共産黨和國家確立的目標長遠而宏偉。“我認為此次在憲法中修改國家主席任職上的規定,將有力推動中國快速發展並處於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正確軌道。”

  “中國今日的成功正是因為其制度符合本國國情”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表示,此次中國修改憲法,其主要目標是進一步完善中國的治理體系,特別是加強中國共産黨對國家各項工作的領導。此次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共有21條,任何觀察者要想知道中國下一步的走向,必須完整地對每一條的內容進行分析。一直以來,習近平主席都倡導尊崇憲法。通過此次修改憲法,中國憲法文本同中國治理實際情況的一致性進一步提高了。此外,此次憲法修正案確立了監察委員會作為國家機構的憲法地位,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進一步反映了中國共産黨對反腐敗問題的高度重視。總體而言,中國政治體制在保持穩定與政策延續性方面具有優勢,在當前條件下進一步加強這一點,有利於推進中國的改革。

  在巴爾丹看來,中國的實踐不同於西方,中國的制度也不同於西方,中國今日的成功正是因為其制度符合本國國情。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在短短幾十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次憲法修改中把“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寫入憲法,是對中國共産黨歷史功績的認可。

  尼泊爾中國研究中心代主席巴特拉伊表示,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是對國際社會的兩個非常重大的貢獻,這兩個貢獻讓各國的聯繫更加緊密。

  巴基斯坦獨立新聞社中國業務總監賈韋德阿赫塔爾認為,中共十九大開啟了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此次憲法修改有助於實現中國人民的奮鬥目標,並將引領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寫入憲法,表明中國也致力於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本報布魯塞爾、阿拉木圖、首爾、莫斯科、柏林、約翰內斯堡、裏約熱內盧、華盛頓、新德里、伊斯蘭堡3月12日電  記者 任彥、周翰博、馬菲、張曉東、馮雪珺、李志偉、張遠南、鄭琪、苑基榮、徐偉、丁雪真)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13日 03 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