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新華社評論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以系統戰略思維,就如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提要求、明重點、説方法,為貫徹落實好這一重大戰略注入思想和行動力量。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扎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深刻認識到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品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
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要夯實産業基礎。農業強,産業必須強。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實現産業興旺,把産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這是農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治本之策。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必將不斷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産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要強化人才支撐。事靠人做,業由人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要厚植文化力量。鄉村振興,既要“口袋鼓”,也要“腦袋富”。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堅持綠色發展、涵養生態文明,以農民精神新風貌、鄉村文明新氣象,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思想文化力量。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組織保障。鄉村振興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要遵循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的原則,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願,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苦幹實幹,既做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做好顯功和潛功,幹出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