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天三下團組,習近平這些新提法資訊量很大

2018-03-08 10:4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每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的下團組活動都備受關注。2018年兩會開啟不滿一週,從政協聯組會到內蒙古、廣東代表團,習近平已經三下團組。“小馬拉大車”“羊煤土氣”“新型政黨制度”……習近平這些“新提法”,傳遞出大量資訊,值得認真讀一讀。 

  1.小馬拉大車 

  3月5日,習近平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給扶貧幹部提了個醒。他説,扶貧工作“既要下決心消除絕對貧困,又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使大家期望值太高,力不從心。小馬拉大車,你拉不動,拉不動的結果是好心沒辦成好事。”

  從黃土地走出來的習近平很清楚,扶貧不能搞花架子,而是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在內蒙古代表團,他還指出,群眾對一些地方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現象非常反感,並強調“要認真加以解決”。

  對脫貧攻堅接下來怎麼幹,習近平想得很細。

  談重點,他説要瞄準貧困人口集中的鄉(蘇木)村(嘎查),重點解決好産業發展、務工就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醫療保障等問題。

  談因病致貧,他説,既要解決好眼下問題,更要形成可持續的長效機制。

  談扶貧領域腐敗,他嚴厲指出要對挪用、貪污扶貧款項的行為嚴懲不貸。

  微信圖片_20180307203706.jpg 

  3月5日,習近平參加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羊、煤、土、氣 

  羊、煤、土、氣(農畜産品、煤炭、稀土、天然氣)一度是內蒙古引以為驕傲的經濟增長支撐,然而僅靠資源支撐的發展已難以持續。

  “內蒙古産業發展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要大力培育新産業、新動能、新增長極。”5日下午,習近平用三個“新”為內蒙古經濟高品質發展開出了良方。

  正是看到這一點,習近平在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再次強調,“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

  他還告誡人們,“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同時,也要注意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搞大呼隆,一哄而起。”

  微信圖片_20180305195130.jpg 

  3月4日,習近平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3. 新型政黨制度 

  3月4日,習近平看望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他指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這是習近平在兩會上首次提出“新型政黨制度”。

  新型政黨制度,它究竟新在哪?習近平指出了它的三個“新”:

  一是新在它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

  二是新在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鬥;

  三是新在它通過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習近平強調,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廣泛、更有效的民主。我們應該不忘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把我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

  微信圖片_20180307185822 - 副本.jpg 

  3月7日,習近平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攝影:燕雁 

  4.“城鎮化”和“逆城鎮化”要相得益彰 

  “人民群眾在什麼方面感覺到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要在那些方面下功夫。”3月7日,習近平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的這句話説到了人們的心坎裏。

  作為廣東數千萬外來工的一員,米雪梅代表在發言中講述了她到廣東務工創業20多年的酸甜苦辣。習近平稱讚道:你的經歷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來”。並説道,米雪梅發言中講到的外來工子女教育問題帶有普遍性。

  如何推動城鎮化,習近平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城鎮化、逆城鎮化兩個方面都要致力推動。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他指出,我們現在推動城鎮化建設,千方百計讓進城務工人員能夠在城市穩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進城的隨著進城,解決留守問題。同時,也要讓留在農村的老年人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找到歸宿。

  對於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習近平説,家庭人倫等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城鎮化過程中,在農民進城的大遷徙中受到了衝擊。這個衝擊不可避免,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泯滅良知人性。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