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會上的航太員

2018-03-07 20:33:00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在今年北京兩會上,楊利偉、張曉光、王亞平三位航太員亮相會場,楊利偉3日走上政協委員通道、王亞平5日走上人大代表通道,三位航太員在兩會上的一舉一動,備受外界矚目。

  楊利偉:科學家、工程師、程式員都能成航太員

  履歷:中國首位航太員,身份:全國政協委員

  “空間實驗室任務圓滿結束,我們的工程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這也標誌中國載人航太全面進入了空間站新時代。”在3月3日下午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委員通道”上,楊利偉委員如是表示。

  “站著睡覺”、“太空自拍”、“空中飲食”……這些航太員的太空日常成為普通民眾嚮往的體驗。楊利偉表示,中國將面向社會公開招募第三批航太員,對於選拔條件,楊利偉是這樣説的:“身體要健康、心理素質要過硬,當然你還需要良好的知識背景”!

  楊利偉透露,大陸空間站建立後,每年至少進行2次發射,需要大量的航太員和載荷專家,“今後不單單有駕駛員,還有工程師、載荷專家,需要科學家、程式員等等。”

  此外,人員範圍也不僅僅是空軍飛行員,“還次面向社會領域的相關領域,比如説工業部門、科研院所和相關大學等。”而且男女不限,他進一步表示:“港澳臺同胞也有機會到大陸進行航太員訓練和飛行。”

  王亞平:太空夢天宮家,期待再次飛行

  履歷:“神舟十號”航太員,身份:全國人大代表

  5日,人大開幕首場代表通道上的王亞平一身戎裝,引得快門頻閃。這是她首次出現在兩會會場。“能夠從事載人航太事業是我的榮幸,能夠讓航太服務於社會是我的夢想。”!王亞平如是説。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可能一生都沒辦法去實踐一次太空夢,而對於航太員來説,浩航宇宙的那段經歷,也許是他們一生都無法忘卻的記憶。“平時的一些訓練內容、訓練方法和訓練的標準其本上和男航太員是一模一樣的。”!王亞平説,在航太員這個職業上,沒有男女之別。“因為太空環境不會因為女性的到來而改變它的環境,也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降低它的門檻”!”

  此外,王亞平還有一個職業是“太空教師”,2013年6月20日上午,王亞平成功進行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我和地面6000多萬的中小學生共同渡過了令人難忘的40分鐘,當時的場景現在還歷歷在目。”

  “能夠再次飛上太空,是我現在最大的夢想。”王亞平表示,“在地面的時候,祖國是家,太空是夢;在太空的時候,天宮是家,祖國是夢。”

  “我作為新當選的軍隊人大代表,在傳遞正能量、引導價值觀、為官兵代言等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王亞平告訴記者,近期她進行了相關調研,整理出了《關於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建議》,準備在會議期間提交。

  張曉光:把國家榮耀寫入太空

  履歷:“神舟十號”航太員,身份:全國政協委員

  “哪年開始選拔的? 1998年1月”、“訓練了幾年? 15年”;“辛苦不辛苦?辛苦”……航太員在接受海峽之聲記者專訪時很開心地與記者配合視頻快閃“一問一答”。鏡頭前的張曉光會談自己喜歡的電影、愛看的書以及所有的日常……

  這與印象中航太員嚴肅的樣子形成對比鮮明。而談起作為新一屆政協委員感受的張曉光又是嚴肅的。他説,作為航太員英雄群體的代表,執行過太空任務的自己,深感責任重大,首次上兩會,讓他注重在思考“如何行使好參政議政的民主監督職能”,今年也帶來了自己關心問題的提案。

  和王亞平一樣,重返太空也是航太員張曉光的夢想。作為第一代參與選拔訓練的航太員,他知道自己年齡不小,可能要比第一次上太空更加艱辛,所以他現一直堅持訓練,“要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太事業,建設航太強國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張曉光對記者説,作為航太員,蓬勃發展的中國航太事業讓他們感到驕傲,更感到責任重大,期待未來“在太空上留下更多中國人的身影,把國家的榮耀寫入太空!(王倩、鞠先鶴、任婧、魏文利、曹婷)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