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煥發新活力 邁上新臺階——從兩會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018-03-07 08:1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核心提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鋪開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恢弘畫卷,有許多關鍵詞值得記錄: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創新驅動、協調發展……

  這些關鍵詞,都瞄準同一個方向:現代化經濟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如秉軸持鈞,以一持萬。2018年全國兩會,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建設著眼未來、佈局縝密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正在化為全國人民的共同行動。

  重大部署: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國內外形勢都在發生變化。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風起雲湧、各國都在搶佔新的制高點。

  “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1月30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只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也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這是適應國內外形勢變化、踏上新征程面臨的重大任務——

  “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

  “這是我們多年想實現而沒有實現的重大結構性變革。”

  ……

  政府工作報告對過去五年來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的總結,引發了很多代表委員的共鳴。

  “目前海澱區經濟總量約有30%是資訊服務業,15%是科研服務業,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北京市海澱區工商聯主席陳雙委員談起經濟結構的優化十分振奮。

  “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必須要有經濟體系現代化的支撐,這樣才可能涌現出眾多的全球領軍企業。”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代表認為,必須抓緊時機加快這一體系建設,才能如期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委員説,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個戰略性的重大判斷和全局性的部署,既是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機制保障。

  這是適應我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

  “要貫徹高品質發展要求,創造‘雄安品質’,在推動高品質發展方面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2月下旬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對雄安新區規劃和建設提出要求。

  “品質”二字,既是對雄安新區規劃和建設的要求,也折射了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理念之變,為中國經濟發展樹立了新的指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委員説,中國經濟原有的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已經不適應高品質發展要求。要突破攻關,必須要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支撐,才能加快轉變依靠投資拉動、依靠産能增量擴能、依靠資源大規模投入的發展方式。

  這是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要求——

  今年的春節黃金周,旅遊市場再創新高:3.86億人次的遊客接待量;4750億元的旅遊收入;出境遊達650萬人次,規模成歷史之最……

  從關注“有沒有”到關心“好不好”,從購買耐用消費品到向服務消費擴展,人們消費需求悄然之間發生重大變化。這對當前製造業、服務業發展,以及收入分配、公共服務體系,提出了較高的匹配要求。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匹配。”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説,新時代需要我們用新發展理念來指導經濟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在滿足人民新需求過程中推動經濟邁向新臺階。

  勇於創造:奮力突破經濟爬坡過坎“攻關期” 

  “儘管我們自主研發的‘星光一號’已佔全球電腦圖像輸入晶片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但晶片作為我國最大單一進口物資的現狀,還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委員説。

  小小晶片,折射出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産率……

  “關口”二字,意味深長。闖關奪隘,路在前方。

  從追求數量到注重品質,必須要闖“品質關”——

  習近平總書記5日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作為製造業大國,在500多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産量世界第一。中國製造“大而不強”,品質是軟肋之一。

  “隨著個性化、品質化消費成為主流,國內出現海淘熱等現象。這啟示我們,必須提升中國製造的品質。”上海富申評估諮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樊蕓代表説,建議加快制定和出臺品質促進法,以品質為立足點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從粗放增長到集約發展,必須要過“效率關”——

  “根據測算,這些年從全要素生産率來看,我國與發達國家存在不小差距,未來提升空間還是很大的。”王一鳴委員説。

  效率的提升,必須置身於良好的制度環境。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在約200個被調查國家中,五年來中國已從96名上升至78名,跟自己比進步明顯。但是,與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甚至跟一些新興國家相比,還有提升空間。

  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必須要過“動力關”——

  創新,無疑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悖于激勵創新的陳規舊章,要抓緊修改廢止;有礙于釋放創新活力的繁文縟節,要下決心砍掉。”

  山東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代表説,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要把知識、資訊、技術和數據等新的生産要素,投入到新的生産流程中。這要求我們在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強化制度創新,包括人才供給體制方面的創新。

  堅定行動: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支撐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篇大文章。

  謀篇佈局,運籌帷幄。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紮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和行動。

  ——瞄準新的發展趨勢,築牢實體經濟的根基,插上創新驅動的雙翼。

  實業強則經濟強,實業興則國家興,實業富則百姓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大力簡政減稅減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和命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支援,特別是製造業水準的提升。”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章鋒代表説。

  人們注意到,本屆兩會上,説到網際網路和製造業,談“虛實之爭”的少了,講“相互融合、創新轉型”的多了。

  針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數字中國”,孫丕恕代表認為,要以打造不同産業及企業的“智慧大腦”為突破口,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發展。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代表説,網際網路正加快從消費端向工業端滲透,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將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中國領跑世界的資訊技術,正給製造業和實體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塑造新的時空格局,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

  中低速磁浮列車、超級雜交稻、高端3D列印機等一系列新元素讓人們對湖南長沙刮目相看。

  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和東北振興,改寫了中國的區域經濟格局。近年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更讓我國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視線朝內,協調發展穩步推進。目光向外,全球市場天高海闊。

  “四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成為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委員説,建議把我國各地的自貿試驗區和探索中的自貿港納入到“一帶一路”大格局中,打造可複製的“中國樣板”。

  ——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激發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

  “2017年杭州市新設立企業11萬家,其中85%是通過證照聯辦實現準入及準營。”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首場“代表通道”採訪中,杭州市市長徐立毅代表談到,浙江開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地方的積極探索,已上升為中央的制度規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關鍵是通過改革提供和完善制度環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之鑫説。

  除了市場準入,在國企、財稅、金融、分配等領域,我國正在堅決破除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活力。

  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抓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