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通”往民心 “道”出自信(會內會外)

2018-03-06 16:18: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5日,全國人大代表左香雲、楊昌芹、鞏保雄、郭鳳蓮(從左至右)在“代表通道”接受採訪。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今年兩會,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比往年更熱鬧,“委員通道”和“代表通道”首次在這裡開啟。在另一側的人民大會堂北大廳,“部長通道”同樣熱鬧。

  首場“委員通道”于3月3日下午2時開啟,11位委員回應社會關切,他們有的來自科技前沿,有的來自基層一線,代表不同領域、不同界別,以通俗易懂的話語回答群眾關心的科技、教育、農産品安全等話題,受到廣泛關注。

  “首次開設‘委員通道’,讓人耳目一新,展現了新時代的新氣象。”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雷鳴強委員説,“委員通道”拉近了委員和群眾的距離,他們直面百姓關切、表達群眾期盼、提出意見建議,讓群眾直觀地感受到了人民政協“眾人的事眾人議,大家的事一起商量辦”的協商民主氛圍。

  “記者提問直奔主題,我們回答也不遮不掩。從第一場‘代表通道’看,來自基層的代表佔比很大,非常接地氣!”這是王建清代表對“代表通道”的印象。王建清是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裝配廠調檢一車間“王濤班”班長,他説:“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來自一線工人的代表,能夠走上人民大會堂‘代表通道’,我備感榮幸。”

  “對社會熱點問題及時回應、解讀權威高效,部長發言嚴謹準確又詼諧輕鬆。”世紀榮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崔榮華代表如是評價今年的“部長通道”。“部長通道”直通百姓生活,涉及的環保、住房、“全面二孩”政策等問題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崔榮華説,借助“部長通道”,人們可以第一時間了解部長們都在關注哪些問題,説了些什麼,有利於加深人們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認識理解,有利於拉近部長和百姓的距離,也有利於增強政府公信力、提高行政透明度。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奈米科學中心副主任趙宇亮委員認為,“‘通道’拉近了全國13億多人民與大會堂裏2980名代表、2158名政協委員之間的距離。”他説,“通道”傳播的是原汁原味的聲音、是中國故事、是歷史前進的鏗鏘足音,不僅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了代表、委員是幹什麼的,也通過和媒體的互動,展現出本次大會務實、高效、民主、開放的會風。

  開放透明的背後,是滿滿的自信。“‘通道’這種創新方式有助於匯聚共識、提振信心,讓全社會更集中地認識和了解代表委員,也讓全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正確地看待我國的民主政治制度。”河北省秦皇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志新委員説,“新時代新氣象,這種方式充分彰顯了為民、自信、透明、開放的國家形象。”

  (本報記者金正波、李昌禹、王錦濤、趙淵傑、吳姍、李縱、高炳)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