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權威解讀報告亮點:承載期待 回應關切 匯聚力量

2018-03-06 15:10: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修改的過程不是一個文字推敲修改的過程,而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也是一個社會參與、上下互動、統一思想的過程,也可以説是一個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過程。”3月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吹風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承載著國內外各方面的期待,充分體現了全國人民的共同意願,匯集起推動中國更好發展的強大力量。 

  中國經濟“內外兼修”“厚積薄發”“卓爾不群”“獨領風騷” 

  在黃守宏看來,中國經濟成就可以用“內外兼修”“厚積薄發”“卓爾不群”“獨領風騷”四個詞來描繪。

  “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在國際上是領先的,在主要經濟體中是最領先的,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達30%以上。”黃守宏説,更令人可喜的是中國經濟內在的各種變化,包括結構的升級、品質和效益的提高、發展新動能的成長壯大、創新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等,這些是管長期的、管長遠的,能夠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黃守宏分析指出,這些年國際經濟復蘇乏力,國際金融市場起伏不定,國際貿易持續低迷,國內發展面臨“三期疊加”矛盾,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凸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

  “在這種情況下,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延續過去的老路或仿傚別人走的路,就是為了應對危機、穩定增長,採取刺激的辦法、粗放的發展方式;二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走新路,通過改革創新來轉變發展方式。中國政府以對歷史、對人民、對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選擇了依靠改革創新這條路。”黃守宏説。

  走這條改革創新之路,會遇到重重困難、障礙和風險,這也是國際上“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産生的原因所在。

  在黃守宏看來,中國憑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向世界、向中國人民交了一份漂亮答卷。

  為什麼中國能,為什麼中國行?世界各國都在發問。

  “因為中國人敢於直面挑戰,有超強的韌性和耐力。”黃守宏説,“今後我們會繼續走自己的創新之路、開拓之路,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中國政府具有從善如流、從諫如流、包納百川的氣度 

  近兩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凝聚著起草組的智慧,更回應著民眾的關切和期待。

  “今年對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有數百萬條,其中中國政府網的建言活動裏,建言的網民最小的7歲、最大的105歲。”黃守宏説,“對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我們都逐條進行研究、反覆斟酌,能吸收的儘量吸收。”

  “你看,這就是我收到的中國政府網匯集的建言。”黃守宏翻開一本厚厚的本子,向記者展示。

  他介紹,有一位昵稱叫“小花老師”的網友提出一份標題為“關於小城市大班額嚴重的問題”的建議。對此,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指出“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再如,有一位網友留言,標題是“希望國家能夠提高大病醫療報銷額度”。對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準,居民基本醫保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因此,這個報告可以説是“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有廣泛的民意基礎。

  對於報告的起草,黃守宏還透露了一個細節。為徵求外國專家建議,國務院研究室會同國家外國專家局召開了外國專家建言座談會,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以色列、瑞士、日本等國家的13位知名專家,從國際視野和國際比較的角度,對中國政府的工作和政府工作報告起草提出了有益的意見和建議。

  “專家們表示,作為一個政府的施政報告,像中國政府這樣廣泛徵求各個方面的意見包括外國專家的意見,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在世界各國是絕無僅有的,這反映了中國政府具有從善如流、從諫如流、包納百川的氣度。”黃守宏説,近年來國際上一直有人很疑惑,同樣是面對極其嚴峻的挑戰,為什麼很多國家政府的施政目標一再落空,而中國政府制定的目標、提出的任務總是能夠很圓滿地完成,原因就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有優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的發展有溫度,人民的幸福有質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了大家哪些民生“大禮包”?

  “政府工作報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人民關切的重要舉措,包括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居民基本醫保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強化民生兜底保障等。”黃守宏説,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和濃郁的民生情懷,也表明中國的發展有溫度,人民的幸福有質感。

  黃守宏介紹,在提高居民收入方面,今年提出增收和減負兩手抓,覆蓋了所有的社會群體,比如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合理調整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向艱苦地區、特殊崗位傾斜。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等;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在住房方面,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在方便群眾辦事和生活便利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總而言之,關於民生方面的問題,老百姓關注的事、期盼的事基本上都有回應、都有措施,可以説一個也沒少。”黃守宏説。

  “當然,我們要看到,我國畢竟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既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要在發展的基礎上逐步保障和改善,不能求一時痛快,不能吊高胃口、寅吃卯糧,必須可持續,這樣才是從根本上維護群眾的利益。”黃守宏強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