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燕生:五個指標變化印證中國經濟形成新趨勢線

2018-03-06 10:0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楊靜)5日,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對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解讀。張燕生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三個問題是從世界的角度看待中國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同時有五個指標變化印證中國經濟正在形成新趨勢線。

  以下為採訪主要內容: 

  主持人:今天剛剛出爐的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首先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做了深刻總結,對此,您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張燕生:我個人覺得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有三個問題是從世界角度看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

  一是政府工作報告談到“國內生産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82.7萬億元,年均增長7.1%,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1.4%提高到15%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這組數字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二是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了過去五年我們的GDP增長率是7.1%,居民收入增長率是7.4%。這就意味著過去五年居民收入增長率高於GDP增長率。李克強總理講到我國在過去五年“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這是我國世界影響力增強的第二個因素。

  三是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談到過去五年中國“社會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過去五年,中國在這方面的變化也是世界級的。

  另外,除了上述三個帶有世界性影響的變化以外,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還談到了幾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第一個指標,過去五年的消費貢獻率從54.9%上升到58.8%。過去30多年的經濟增長動力靠什麼?靠投資和出口。但是,過去五年發生了一個最深刻的變化,就是老百姓的終端消費對經濟的貢獻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力量。這是劃時代的。

  第二個指標,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講到服務業和高新技術製造業,“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高技術製造業年均增長11.7%”,這也是有著劃時代影響的重要指標。過去30年,經濟中很重要的指標是製造業率不斷上升,製造業佔GDP的增加值不斷上升。過去五年出現了新的變化,就是製造業的服務化。也就是説“微笑曲線”開始向兩端延伸,向左端延伸是研發、設計、人才、資訊等對製造業生産率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向右端延伸,製造業做大做強做好,降低了商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人才流的成本,提高了它的效率。這是經濟結構優化發展最重要的變化。

  第三個指標,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城鎮化率從52.6%提高到58.5%, 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過去五年,新型城鎮化、城市群、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大中小城市的協調發展,是拉動經濟增長、拉動結構優化、拉動經濟形態轉型的重要力量。

  第四個指標,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在過去五年,一個新的動力正在培養起來,也就是靠創新驅動、靠智慧驅動發展的力量正在形成。

  第五個指標,“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脫貧減貧在過去五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

  過去五年,中國經濟在社會生態方方面面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經濟發展正在形成一條新的趨勢線,會改變中國和世界的面貌。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