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側記:首場代表通道重視基層聲音 談工匠 説脫貧 我當代表為人民

2018-03-05 17:57:00
來源:未來網
字號

  2018年3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舉辦首場“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活動。10名全國人大代表受邀接受採訪。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代表通道”中,一共有10位代表,其中6位代表來自基層。

  工匠精神:把零部件做成藝術品

  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分廠鉗工首席技師、中車首席技能專家郭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像父輩一樣親手製造火車是他從小的夢想。復興號是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一個過程,讓中國品牌成為世界品牌,除了有一支好的研發團隊,還要有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復興號動車組上有五十多萬個零部件,要求我們把每一個零部件都幹成精品、幹成藝術品。産業報國勇於創新,為中國夢提速是我們每一個高鐵工人的精神追求。”郭銳如是説。

  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裝配廠調撿一車間“王濤班”班長王建清在談起“工匠精神”時表示,現在願意當藍領、當一線工人的少了,希望通過人才機制改革,用事業留人、待遇留人,讓中國製造走向世界。讓更多人願意當藍領,立志做工匠。

  基層聲音:村民生活越過越甜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大寨鎮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説,在五年的履職中,她共提出20多條建議。她説:“人民需要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代表要當好政府和農民溝通的橋梁,除了傳遞基層聲音,他們還肩負著彙報成果的重任。脫貧攻堅進展到哪一步?百姓現在的生活怎麼樣?美麗鄉村建設如何等都是代表關注的議題。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鞏保雄一一彙報了脫貧成果,並且傳遞村民心聲“期盼總書記在不忙的時候能夠回梁家河看看”。

  身穿民族服飾的全國人大代表,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農民、赤水市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昌芹,帶了一個水杯走上代表通道,這個看似普通的喝水杯,是楊昌芹和村民們脫貧攻堅的一個工具。一個竹編能賺100元,竹編工藝幫助了少數民族脫貧致富,使民族村全村80%的人住上小洋樓,60%的人開上了小汽車。

  2018年3月5日,首場“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農民,赤水市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昌芹接受採訪。(圖片截自於央視視頻直播)

  “糍粑越打越粘,生活越過越甜。”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村民左香雲用一句話形容了他們現在的生活。(記者 謝深森)

  (文字梳理自央視視頻直播)

[責任編輯:李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