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春風習習(一)習近平:新時代多黨合作舞臺極為廣闊!

2018-03-05 17:30: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再次開啟。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也開幕。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同時也是全國人大代表的習近平的“兩會時間”也開啟啦!

  3日下午,總書記出席了政協大會。4日,他專程看望中國民主同盟、中國致公黨、無黨派人士以及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四個界別的委員,與大家共商國是。

  “向廣大政協委員致以誠摯的問候”

  今年是全國政協換屆年,過半的委員都是“新面孔”。4日聯組會上,習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在座各位委員、廣大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廣大政協委員致以誠摯問候。

  回顧過去五年,總書記告訴大家,我們黨、國家、人民、軍隊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樣的成就來之不易,是中共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也凝結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以及廣大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聯組會上,8位委員一一發言,話題不少:

  深化改革開放、做好未建交國家工作、推進科技評價體系改革、發揮僑資僑智作用、用經典作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離岸創新創業新模式、建立良性有序人才流動機制、發揮僑智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

  習近平表示,大家在發言中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

  “這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習近平詳述“新”的內涵:

  ——新就新在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産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鬥,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通過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

  習近平表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僅符合當代中國實際,而且符合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相容並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

  “參政參到要點上議政議到關鍵處”

  習近平強調,中國共産黨歷來高度重視多黨合作。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廣泛、更有效的民主。我們應該不忘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把我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

  習近平希望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做中國共産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增強責任和擔當,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如何用好政黨協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總書記指出“三有”、“四言”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

  ——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

  習近平指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有許多重大任務和舉措需要合力推進,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大家要找準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積極開展批評監督,推動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委員回聲

  參加4日聯組會的180多位委員來自四個界別,有著廣泛的代表性。比如,中國民主同盟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成員總數近30萬,是民主黨派中成員最多的黨派。中國致公黨主要由歸僑、僑眷中的代表和其他有海外關係的代表性人士組成,已有93年曆史,是八個民主黨派中成立最早、也是唯一在海外成立的參政黨。無黨派人士是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影響的人士。僑聯則是由全國歸僑、僑眷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

  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與會的委員們倍感鼓舞:

  “總書記來看望我們,跟政協委員互動,讓我們感到很親切!總書記充分肯定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就如何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講得非常好!中國特色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而且符合現實發展需求,會有強大的生命力。”

  “如總書記所言,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作為參政黨,我們同共産黨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來奮鬥!很多外國政要、議員、民眾都對我們的這個制度非常感興趣,都豎起大拇指。”

  “聽了總書記的講話很振奮!我們一定要堅持‘四個自信’,要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要“識自己的寶”,我們要做好幫手、好參謀、好同事,要堅定不移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做貢獻。”(記者 吳倩)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