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確保每位學生度過暖心寒假

2018-02-26 18:34: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您好,有您的快遞,放在醫院收發室!”寒假期間,遠在河南某醫院實習的李小柯(化名)同學收到了快遞員發來的短信。帶著疑惑打開包裹一看,裏面是一床毛毯,並附有一張卡片:“天氣雖冷,溫醫大的溫暖常在。贈與一條小毯,陪你度過寒冷的冬。願你不忘初心,奮力前行。我們永遠在你身旁!”

  摸著軟軟的毛毯,小李很感動,她未曾想到,在這個寒假,母校溫州醫科大學以“郵寄溫暖”的方式,為在河南、貴州等地實習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寄來毛毯,送來牽掛。

  為把黨和國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關懷落實落細,確保他們度過一個溫暖的寒假,2018年春節寒假期間,各地各高校提前摸底、及早安排,做好寒假期間送溫暖工作。提供返鄉車票,到學生家中進行家訪,為困難學生送去生活與學習的“大禮包”,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供社會實踐與勤工儉學的機會……

  愛心禮包

  定制貼心關懷

  將資助工作精細化和個性化,才能讓每個學生都度過一個溫馨、充實的春節

  年關將近,本該是大學校園一年之中最冷清的時刻,但重慶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大連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臺州學院、杭州醫學院、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渤海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校園裏卻暖意融融。學校不僅為在外實習的學生寄送保暖物資,還在校內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送溫暖活動,毛毯、保溫杯、圍巾、熱水袋和棉手套等生活用品保證學生能溫暖過冬;麥片、牛奶、堅果等食品為正處於備考期間的經濟困難學生提供足夠的營養補給;“暖心團輔”“暖心話語傳遞”為學生送去貼心關懷。無論是在江南還是塞北,幾乎每一所高校的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都收到了學校根據其實際需求定制的“暖心問候”。

  2月11日中午,華中師範大學桂苑賓館張燈結綵、暖意融融,多位校領導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和院係負責人與寒假留校過年的100余名學生歡聚一堂,喜迎新春佳節。

  2018年寒假,全國多所高校為留校的學子們,尤其是經濟困難的學子送去了各式各樣的“寒假大禮包”:禦寒衣物、勤工助學崗位、交通補助、海外遊學機會,或是一頓熱氣騰騰的年夜飯、一場熱熱鬧鬧的聯歡會。

  中國農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甘肅、河北、雲南、黑龍江、河南等地的學生資助管理部門為家庭經濟困難學子準備了“愛心紅包”,供學生購買車票、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南開大學為津南校區的學生定制開通了直達天津火車站的免費大巴,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則開展了包括送溫暖、送車票、送回家在內的“暖冬計劃溫度志願者三送”活動,用關愛溫暖學生回家路。一位拿到車票補助的同學開心地説:“我的家鄉離學校很遠,平時捨不得回去,車票補貼減輕了家裏負擔,幫助我得以春節與家人團聚,特別感謝學校提供的幫助。”

  除了傳統形式外,各高校還努力創新,讓資助活動溫暖新穎。東北林業大學不僅為留校生提供了餃子、團圓宴等傳統美食,還設計了小玩偶吉祥物“旺旺狗”,祝福同學們在新的一年裏精神旺旺、學業旺旺、前程旺旺。北京交通大學鼓勵留校學子前往傳統文化生活館參觀茶道和陶藝,組織保齡球館體驗,觀看賀歲電影,開展“炫彩宿舍裝扮”活動,將假期變得繽紛多彩。在華東理工大學的新春聯歡會上,學校特意設計了“驚喜連線”環節,讓當天過生日的留校學生與父母電話連線,與遠方的家人分享喜悅、訴説思念。

  暖心家訪

  助力健康成長

  更好落實精準認定與精準資助,家訪是重要的方式與手段

  春節臨近,華北電力大學組成17支隊伍前往廣西、陜西、安徽、江西、湖南、山西、山東、河北等地進行家訪。

  1月底,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輔導員馬海紅老師到達河北省滄州市溫褚村,看望慰問當地同學並且送上來自學校的關懷與祝福;立春時節,電氣學院李雙陽老師、馬騰老師來到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黑堡鄉宰莊村的同學家中進行慰問。老師為每一位家長細細解讀國家和學校的資助政策,鼓勵學生刻苦讀書,不斷進步,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好的成績。

  廈門大學全校200余名教職員工和30余名學生資助宣傳大使分組分批出發,對來自安徽省的18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全面家訪。除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外,老師們還分析困難學生情況、調整困難認定等級、開展針對性的學業引導,根據不同學生的家庭情況制定不同受助方案,細心解答學生和家長的疑惑。

  據介紹,包括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陜西師範大學、渤海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開展了寒假家訪的工作,工作覆蓋面不斷拓展。老師們深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和需求,並將需求及時融入下一學期學生資助幫扶計劃。

  很多參與家訪的老師表示:“家校關懷萬里行,要把黨和國家的溫暖落到實處,通過介紹國家學生資助政策,讓學子不為家庭經濟困難而憂愁,讓他們能夠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

  更好落實精準認定與精準資助,家訪是重要的方式與手段。在這個寒假,各高校老師們在家訪過程中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更加理解學生的家庭成長環境,也最大限度地爭取到了來自學生家庭的教育合力,從而實現了更有的放矢地給予學生經濟資助、心理疏導和生涯輔導,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用心宣傳

  接續傳遞關愛

  引導和組織受助學生宣傳資助政策,才能更好地將暖心政策送到每一個角落

  “就在我們身邊,還有著相當數量的同學在這段青春時光為來自現實的經濟負擔所牽絆。其中,有些同學家庭主要勞動力身體有恙,有些同學家庭遭遇自然災害。黨和國家沒有讓這些有抱負、有才華、想實現自身價值的同學們失去在青春時期奮鬥的機會,以多種資助形式促進教育公平,切實保障了全體人民特別是困難群體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鼓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去奮鬥。”西北工業大學的學生資助宣傳大使在倡議書中寫道。

  抓住寒假學生返鄉這一契機,中山大學、武漢大學、長安大學、三峽大學、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引導和組織受助學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擔任“學生資助宣傳大使”,回家鄉、回母校宣傳學生資助政策,並結合自己在國家資助政策幫助下安心學習、健康成長的親身經歷,幫助學弟學妹及他們的家長解決後顧之憂。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資助宣傳工作流程逐步走向規範化。學校專門召開資助政策宣講團培訓大會,從國家資助、地方資助、社會資助、校內資助等四個方面對學生資助政策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及解讀,以便學生順利開展宣講活動。寒假期間,宣傳大使們讓同學們更好了解國家資助政策,使經濟困難的學弟學妹增強了信心。此外,華北電力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也開展了相關工作。

  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聯合各單位在福州火車站設置志願服務站點,為往來旅客介紹國家資助政策,分發新春對聯、新年臺曆以及大學生校園金融安全知識等宣傳材料。據了解,活動現場共準備了近2000副春聯、數百份臺曆和金融安全知識宣傳材料。活動所派發的新年臺曆上配有國家助學政策的宣傳畫。活動現場,不少返鄉群眾高興地説,“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國家助學政策,對孩子有幫助。”

  “新的一年,各高校應舉全校之力,持續兌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莊嚴承諾,一如既往做好學校資助育人工作,助力教育脫貧攻堅。”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