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蘋果將數據密鑰交給中國,外媒果然不幹了!

2018-02-26 15:4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28日,美國蘋果公司將把中國內地用戶的iCloud服務交由中國網際網路服務公司雲上貴州運營,相關數據也將遷移至該公司。有外媒和所謂人權活動人士渲染稱,這是蘋果公司首次將密鑰存儲在美國以外的地方,或許會影響中國用戶的數據隱私並産生人權問題。一名接近雲上貴州的知情人士2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用戶完全不用擔心數據安全,密鑰始終屬於蘋果公司。

  來自蘋果公司的消息説,可以解鎖中國用戶iCloud數據的加密密鑰正在轉移至中國存儲。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稱,它必須遵守去年出臺的中國法律,這項法律要求為中國公民提供雲服務的公司必須是中國公司且數據必須存儲在中國。去年7月,蘋果公司宣佈與雲上貴州開展合作,為中國用戶建立新的數據中心。

  美國《華爾街日報》説,蘋果公司提到的密鑰是由隨機字符組成的複雜字符串,可以解鎖用戶存儲在iCloud中的照片、筆記和消息,此前蘋果公司只將密鑰存儲在美國。路透社稱,這意味著任何試圖訪問中國用戶iCloud賬戶的政府或執法機構都需要通過美國的法律體系。如今,中國當局將可以通過法律命令要求蘋果提供iCloud賬戶中的任何資訊。“美國之音”則聲稱,人權活動人士擔心,在蘋果把iCloud數據和密鑰交給中國後會産生更糟糕的人權問題。

  “這種合作並不意味著中國政府會掌握任何用戶數據的‘後門’,加密密鑰只有蘋果公司掌握。”蘋果公司回應質疑説,存儲在中國的密鑰將專門針對中國用戶的數據,中國政府不能要求蘋果使用它們來解密美國等其他國家的數據。上述接近雲上貴州的知情人士2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只有在滿足相關法律監管要求,比如為打擊犯罪,公安部、省公安廳在提供合理的證據請求的時候,雲上貴州才會依法執行程式,把要求提供用戶數據的請求發送給蘋果公司,“絕對不會隨隨便便地透露用戶數據”。

  蘋果發佈的透明度報告顯示,自2013年年中到2017年年中,蘋果共收到176項來自中國政府的請求,但並沒有提供任何用戶賬戶內容。相比之下,蘋果在同期收到8475項來自美國政府的請求,並提供了2366項美國用戶的賬戶內容。

  “這種報道是西方媒體對中國的雙重標準”,中國網路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秦安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數據是網路時代國家的核心資源,加強對本國的數據管理和數據安全保護是全球範圍內的大趨勢,美國等國家都不例外。“作為主權空間的一部分,中國需要加強對網路空間的維護,只有國家層面上的安全有了保障,才會有保護公民隱私和人權的基礎。”秦安認為,根據中國逐漸完善的網路空間法制體系以及世界各國網路空間管轄的普遍做法,應該有更多的跨國公司採取和蘋果公司類似的行動,以符合所在國網路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需求。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