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身子撲下去 人心暖起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2018-02-25 10:5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本報鄭州2月24日電 (記者王漢超)劉純榮老太太跨進新春,就整100歲了,她是河南年紀最長的五保老人。大年三十,她所在的滑縣半坡店鄉敬老院為老人們擺了三桌宴席,老壽星坐最上首,美滋滋飲下幾杯祝壽甜酒。這個春節,不僅劉老太,河南全省敬老院裏的老人都穿上了新棉衣新棉鞋。

  不調研可真想不到,很多年來,這群老人冬天遭災最多的是失火。過冬需取暖,電爐絲、“小太陽”、小火爐,一個不慎就是滅頂之災。看望他們的時候,冬衣裹得五花八門,有的棉鞋都不配對。

  2017年以來,河南持續開展基層民政大調研,民政廳和下屬單位173位業務骨幹,全部走出辦公室,沉到全省敬老院、光榮院、福利院、救助站、養老機構調研。

  調研覆蓋很全。分18個組,3341個基層民政機構無死角,僅現場拍照就達20多萬張。第五組調研隊員劉靜説:“沒想到一個月能走爛一雙鞋。”

  調研看得很細。5類民政服務機構,200多項指標,細到每個縣出具一份調研報告。隨便翻開一本:“缺少留樣箱,食品從未留樣”“手提乾粉滅火器過期,5年未檢”……

  調研成果很實。全省“過篩子”,篩出1.2萬條具體問題,梳理成32類系統性、共性問題,建臺賬清單,逐一解決。下發給各地的整改通知就達3000多份。

  大調研帶來前所未有的大整改、大提升。開封市底子最差,有的敬老院竟然是土坯房,廚房為彩鋼板房,有的旱廁夏天要穿過膝雨鞋才進得去。市政府籌措6000萬對73所敬老院集中提升整改,出臺25項詳細標準,敬老院水準“一年跨過30年”。

  調研結果得到各方重視,一週內連上兩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多地把相關工作列入年度民生實事;全省基層新增民政人員1500人,新增基層民政經費5000多萬元。到2017年底,調研所列問題已整改完成91.1%,全省1966家敬老院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率由48%提高到近90%。春節前,75919位老人棉服配發到位,冷暖空調和消防噴淋正逐步安裝。保暖解決,全省敬老院未發生一起消防事故。

   《人民日報》(2018年02月25日 01 版)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