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反斬首”部隊戰力首曝光 島內網友:為何要花錢保護她?

2018-02-24 09:1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臺媒報道,兩岸關係日趨緊張,為確保蔡英文不被大陸解放軍“斬首”,臺灣“國防部”將“憲兵勤務連警衛排”擴編為“憲兵快速反應連”。該部隊上月開始正式執行任務,其戰力本月22日首次曝光。

  臺灣“東森新聞雲”稱,根據“參謀總長”李喜明近日透露的消息,“憲兵快反連”共有3個排,每個排由機動班、防空班、反裝甲班組成。其中,防空班擁有3具個人攜帶式“毒刺”導彈。這一防空導彈射程約4.8公里,採用紅外線導引熱追蹤的方式制導,可有效對付敵軍的直升機隊或執行空降的運輸機等,進而阻止“斬首”部隊“入侵”。反裝甲班配備3具“國造”“紅隼”反裝甲火箭筒。臺“軍備局”的數據顯示,“紅隼”有效射程超過400米,擁有射程能貫穿400毫米的穿甲能力,可直接摧毀敵人的武裝車輛、輕型戰車與裝甲車。在城市戰中,“紅隼”還能摧毀磚墻後方的敵軍或狙擊手,確保蔡英文轉入安全場所。而以憲兵重型機車為主的機動班,則負責蔡英文座駕的前導安全。

  島內一家綠營媒體援引“國安局”特勤中心官員的話説,“憲兵快反連”擁有等於陸軍一個步兵營的反裝甲戰力,以及相當於一個旅級編制的防空戰力,再加上“憲兵武裝憲兵239營所”配屬的雲豹“萬鈞甲車”,可確保解放軍對蔡英文的“斬首”行動失敗,“確保總統安全無虞”。

  然而,這支“反斬首”部隊的實際戰力並不被廣泛看好。臺灣“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曾表示,“快反連”主要運用重型機車能快速機動的特性。不過臺軍退役中校黃竣民22日撰文説,記憶中,憲兵機車大多只在慶典或是禮賓場合中出現,而且在多數時間以“騎得慢、不會倒”為訓練重點,如何能與“快速反應”産生聯繫實在“匪夷所思”。黃竣民認為,“臺軍思想相對保守、作風相對封閉,而且缺乏相關資源,特戰部隊所需基本裝備的採購都呈現青黃不接的窘狀,更別提相關訓練科目在內容上的差距”,成立這種部隊或面臨“無法説掛牌就能營業”的問題。

  臺灣《旺報》23日援引資深軍事評論員楊威利的觀點説,“憲兵快反連”的成立本身就十分“吊詭”。該部隊既要擔任慶典時禮賓任務,又要肩負“反斬首”作戰,面對無人機、巡航導彈等新式攻擊手段也使不上力,真到臨戰之時,大臺北地區的數個單位也可以來支援,不知其成立的用意究竟是什麼。

  事實上,所謂的“反斬首”戰力建設可謂民進黨當局的“傳統”。2006年陳水扁執政時期,有島內媒體披露稱,他命令臺軍為其全面加固“官邸”、準備陸海空全方位逃命工具,制定各種“反斬首”方案。當時,臺軍建成規模約4000人的“反斬首”陸戰旅,反覆進行各種演練。

  蔡英文延續了這一“傳統”。臺灣“國安局”前官員李天鐸日前發文質問:“為何民進黨兩次執政都會將跟人民的關係搞到水火不容,自己又被嚇得半死?”蔡英文上任不到兩年,“反斬首”演練舉行了6次,包括2次撤離計劃。23日確定卸任的臺“防長”馮世寬此前最讓蔡英文感到貼心的政績是,第一年擴編“反斬首”部隊,第二年增加相關預算。李天鐸表示,去年年底蔡英文在一次講話中將自己執政500多天説成500多年,恐怕説明其內心深處真的感覺“度日如年”。

  島內網民對蔡英文的“反斬首”部隊一片嘲諷。有人稱,以蔡英文現在的低民調,防解放軍不如防自己老百姓的“斬首”,再成立一個師都沒用。有人説,“反斬首”部隊裏都是軍人,他們被臺當局削減年金,甚至被罵米蟲,“內部軍心沒搞好,當心‘反斬首’部隊變成‘斬首’部隊”。還有人表示:“如果今天這個領導人可以走進人民的心,帶動臺灣經濟向前走,讓臺灣人民對臺灣感到光榮,那麼保護她才有價值。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們為何要花那麼多錢保護她?”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雯萱 李俊峰】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