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河北隆堯:招子鼓大戲鬧新春

2018-02-17 11:5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新春走基層歡喜過大年】

  光明日報記者 李笑萌

  “咚咚咚鏘,咚咚鏘……”

  正月初一上午,河北省隆堯縣千戶營村文化廣場上響起密集的鼓點聲,舞姿雄壯、氣勢恢宏的招子鼓正在精彩上演。只見鼓手和鈸手不斷變換隊形,舞步粗獷質樸,表演剛勁舒展,人群中時不時冒出的一句“好!”點燃了現場的氣氛。村民齊樹坤對記者説:“我們村每年過年都敲招子鼓,周邊村的人都被吸引過來,你看這多熱鬧啊!”

  招子鼓大戲鬧新春,在千戶營村已有十幾年了,每年臨近春節,在外打工的村民回鄉過年,傳承人、村支書齊增國喇叭裏一招呼,文化廣場登時就熱鬧起來,鼓聲一響,全村男女老少紛紛涌向廣場,廣場化身歡樂的海洋。

  “每年春節都是招子鼓的大秀場,極大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齊增國説,“招子鼓已經變成一種精神的延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到文化自信,這對我們來説就是要不遺餘力地傳承和發揚招子鼓,讓文化自信帶起大家的精氣神。現在,招子鼓的名氣越來越大了,村裏人出去提到招子鼓都覺得臉上有光。”

  在齊樹坤眼裏招子鼓就是千戶營村的過年“大戲”:“一年到頭忙忙碌碌,過春節了全村人聚到一起也樂和樂和!希望我們新一年能有個好收成。”

  “招子鼓”原稱“鼓會”,具有歡樂、紅火、曲調明快、色彩濃郁等民間風格。它的表現形式靈活多樣,舞姿優美,可分行進表演和定點表演,鼓點有大雞上架、小雞上架之分,共有七十多番。

  起源於明朝永樂年間的隆堯招子鼓,傳承至今曾一度沒落。從2001年開始,齊增國就開始帶領本村及周邊村群眾,收集和挖掘招子鼓的民間鼓點和舞步套路,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於讓招子鼓重現生機,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新版“堯鄉鼓舞”。老鄉們邊練邊改造,如今的招子鼓涌現了很多新樣式、新鼓點,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現在我們招子鼓也後繼有人了,縣裏的滏陽中學開設了招子鼓課,學校還因此獲得‘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的榮譽稱號。縣裏給我們撥了專項資金,我們的招子鼓廣場和紀念館也馬上要開建了,看到老祖宗的東西能保護傳承下來,我們別提多高興了!”齊增國説,通過招子鼓,群眾得到精神享受,得到身體的鍛鍊,還密切了幹群關係,溝通了鄰里情。

  “我們從小就看招子鼓,總是看不厭,看著看著也學起來,慢慢村裏的老少就都會敲了。”在鼓手齊獻為心裏,招子鼓敲出的就是農民的幸福生活。

  招子鼓不僅敲出了“精氣神”,跳出了“文明風”,還表演出了不少“名堂”。2007年,隆堯招子鼓被命名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09年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傳承人齊增國還被評為河北省宣傳文化系統“燕趙文化之星”。去年,隆堯招子鼓還代表河北省參加了第八屆全國非遺展演,鼓手齊士會自豪地對記者説:“我們走進了新時代,招子鼓敲出了新希望!”

[責任編輯:張禦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