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外國作家:“中國速度”引領世界運轉 願最美好年華在華度過

2018-02-12 15:25: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中國日報網2月11日電 尼廷喬杜裏是一位長居瑞典南部港市馬爾默的旅行作家。2月10日,喬杜裏在《印度教徒報》網站上撰文闡述他的“新年新夢想”——移居中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中國速度’運轉的世界裏”。

  文章開頭,這位走南闖北的旅行作家先講述了一段他在北京打車的經歷。因為出門太過匆忙,喬杜裏忘記帶上一張寫有中文地址的紙條,於是他只能儘量放慢語速、再加上身體語言,希望計程車司機能夠明白他説的英語。但折騰了好幾分鐘,司機還是無法明白目的地是哪。就在喬杜裏滿心失望地準備下車時,司機一把掏出智慧手機、點開百度翻譯APP,借助這款手機翻譯軟體,喬杜裏不僅順利到達目的地,還與司機暢談了一路。

  “在異國他鄉,如果你能夠同計程車司機和理髮師聊天,那你就已經克服了溝通障礙。”喬杜裏認為,這段打車經歷讓他遷居中國的夢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下車後我在心裏默默念道,‘現在,我終於可以住在北京了’。”

  每次從中國回到瑞典,喬杜裏都會告訴他的妻子,“我很想去中國生活,我覺得中國是個好地方。”

  2008年喬杜裏第一次到上海時,他驚訝地發現這是一個與歷史書中的描述完全不同的地方,放眼望去,上海是一個遍佈立交橋和摩天大樓的繁華都市。“‘新的現實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中國速度’運轉的世界裏’,我曾與一位丹麥朋友出遊中國,當他得知上海在過去5年裏新建了20條地鐵線、總里程達400公里時,他發出如是感嘆。在世界其他地方,如此之快的發展速度簡直聞所未聞。如果能夠參與這一發展進程,不會很有趣嗎?”

  在喬杜裏看來,北京的國際化氣息沒有上海濃烈,但這裡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在北京,清晨我可以去景山公園跑步,俯瞰紫禁城全景;週末,我可以去798藝術區或者天安門廣場漫步,然後在什剎海小酌一杯、聽聽音樂。”

  “我害怕錯失中國的發展機遇,想要在中國度過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喬杜裏在文章末尾寫道,“中國像是一個瘋狂的創新者,行動迅速、打破常規,同時也在塑造未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