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逼默克爾組閣中妥協 舒爾茨最終白忙一場?

2018-02-12 09:24:00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據德新社報道,迫於黨內壓力,德國社民黨主席舒爾茨9日宣佈放棄在社民黨與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基社盟(聯盟黨)組成的“大聯盟政府”中擔任外交部長一職。

  為前後矛盾態度“埋單”?

  此前,經過艱難談判,聯盟黨和社民黨就聯合組閣協議達成一致,除各領域主要政策外,雙方還確定了未來政府各部門領導權在黨派間的分配情況。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將獲得經濟部長和國防部長等職位,舒爾茨領導的社民黨將獲得外交部長、財政部長和勞工部長等職位。

  “組閣談判分為兩部分:議題和職位,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在關鍵職位上作出讓步、痛感明顯。”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指出,“聯盟黨將關注度相當高、權力相當大的財政部長一職拱手讓給了社民黨。”

  長期以來,在德國政府權力圖譜中,財長的地位僅次於總理,各部門的預算開支都要經過其手。過去8年,這個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大掌櫃”一直由基民盟重要成員、素有“輪椅鐵相”之稱的朔伊布勒擔任。如今,社民黨得到這個職務,再加上其將繼續把持的外長和勞工部長職位,難怪德國《圖片報》戲稱,這分明是聯盟黨總理領導下的社民黨政府。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認為,這次組閣可以説是社民黨利用默克爾的困境提高要價,默克爾為了儘快“解套”不得不接受。但是,從社民黨角度看,這也是其艱難處境中的無奈選擇。

  在各方呼籲下,舒爾茨改變“不結盟”立場,與聯盟黨作試探性組閣談判,但黨內裂痕明顯,舒爾茨迫於黨內壓力放棄外長一職就是明證。持反對意見的“青年團”推崇老派左翼路線,認為這是黨內根深蒂固的情緒和信念。更多的黨員認為,社民黨有責任與默克爾合作,建立一個穩定的多數黨政府。“坐在黨主席的位子上,舒爾茨很矛盾。他需要提出‘反常’的要求,為自己的決定辯解,也給黨內反對力量一個交代。”梅兆榮説。畢竟,兩黨能否再組大聯盟政府,還要看社民黨46.4萬黨員的臉色。他們將用郵件投票的形式對組閣協議表達意見,結果將在3月4日公佈。

  如今,舒爾茨又不得不以棄職為自己在組閣問題上的“出爾反爾”付出代價。據報道,舒爾茨因前後矛盾的表態遭到批評。最新民調顯示,社民黨的支援率降至17%,72%的受訪人員反對舒爾茨進入新政府任職。此外,一部分社民黨黨員此前提議,與其出任政府部長,舒爾茨更應該專注黨內事務,因為推動社民黨“重建”更重要。不過,社民黨聯邦議會領袖納勒斯表示,舒爾茨此舉是為避免影響社民黨內部就聯合組閣的投票。

  社民黨能否通過組閣協議

  如果社民黨投票通過談判協議,德國有望在3月底前迎來新一屆政府。梅兆榮認為,投票能否通過仍是未知數。鄭春榮則認為,通過的可能性較大,理由有三。其一,從眼下處境看,投票反對從而導致談判破裂很可能觸發重選,這無異於“自殺”。其二,與當初決定是否參加組閣談判的黨代會投票不同,黨內持反對意見的團體很難對基層黨員開展大面積“鼓動”工作。其三,黨內高層普遍認可這次談判,基層黨員徹底顛覆這個決定可能導致高層辭職,混亂局面將進一步拉低民眾對社民黨的好感。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