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小鮮肉到黑臉蔡,20年海外奮戰留下了他的傳説!

2018-02-11 13:37:00
來源:國資小新
字號

  小新説:作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主力軍,中央企業建設者秉承“共商、共建、共用、共贏”的理念,用真情、汗水和熱血,和沿線各國人民共同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2月8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國資小新等聯合開闢專欄,與小新一起走進一帶一路央企建設者,聽聽他們在一帶一路上演了哪些相遇相知、共建共用、合作共贏、文化融通的故事。

  2018年1月24日,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卡西姆港,“中巴經濟走廊”首個落地的大型能源項目——卡西姆燃煤電站2號機組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作正式投産發電。

  負責電站投資建設的中國電建卡西姆發電公司總經理蔡斌,三年來一直緊繃的心終於放鬆下來。作為國資委首屆“央企楷模”,他贏得了這樣的評價:“你築就了大壩巍峨,搭建了邦交友誼,挺起了央企脊梁,為“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堅強的能源動力……”

  多年來,蔡斌默默堅守在海外投資事業第一線,從國內到國外,從EPC總承包到BOT項目管理,他先後參加或主持了11個電站項目建設,總裝機容量1000多萬千瓦,有力推動了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設備、中國文化一體化“走出去”。

  拼命三郎迎難而上

  1985年大學畢業,蔡斌毅然投入水電一線建設,從此他的命運就與電建結緣。

  從葛洲壩電站到四川二灘水電站,從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到獨擋一面的技術骨幹,職業生涯的最初十年,蔡斌一直奮鬥在最艱苦的施工一線,困難和挑戰磨煉了他的意志,鍛鍊了他的能力。

  從上波迪?科西水電站開始,開啟了他長達20年的海外工作生涯。蔡斌先後負責敘利亞幼發拉底河上的迪什林水電站、馬來西亞巴貢水電站、寮國南俄5水電站、寮國南歐江流域水電站、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電站等10余個國際大型水電、火電工程項目的建設及管理,總裝機容量1000多萬千瓦。

  哪有困難,哪最艱苦,哪就有蔡斌的身影。

  2010年3月,寮國南俄5水電站面臨工期嚴重滯後的被動局面,他臨危受命,盯在施工一線,通宵達旦與參建單位一起剖析問題癥結。引水隧道地質條件惡劣,坍塌滲水嚴重,是制約工程進度的關鍵,他踏著齊踝深的泥濘,深入到掌子面摸清情況,制定了“短進尺、強支撐、強觀測”的施工方案,針對管理薄弱環節,強化現場管控,提前一個月實現發電目標。

  該項目順利獲得COD商業運作證書,並榮獲2013年中國電建集團優質工程獎。

  在困難面前從不退縮,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憑著這樣一股從不服輸的“強勁”,一個個困難在他面前迎刃而解。2013年8月,寮國南歐江流域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最大洪峰達到6246立方米每秒。他晝夜守在現場,指揮各梯級電站抗洪,當時最大的那次洪峰就在距他不到一米的腳下通過,面對滔滔洪水,他沉著冷靜,運籌帷幄。

  30多年來,他走過了多少個項目,已經多到數不清。但每到一個新項目,蔡斌總是不停地穿梭各施工廠隊之間,了解施工、物資、設備情況,了解地質情況及人文環境,儘快掌握第一手資料;在查看現場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尋找解決措施和辦法,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和施工方案,不捨晝夜,忘我工作。

  2012年,他既要負責南俄5電站項目建設,又要負責南歐江流域3個梯級電站項目融資、徵地移民、環境保護、項目建設等任務,工作跨度大、戰線長,涉及問題多,需協調的單位多,工作異常艱辛,工作負荷空前繁重。特別是項目建設、移民徵地等需與寮國當地中央、省、縣、村各級政府溝通協調,加之各級電站壩型結構不同,地質條件差異大,施工條件複雜,這些像攔路虎一樣擺在他面前。

  面對困難,他理清思路,排除萬難,採取“走動式管理”、不定時蹲點督導的方式,連續數年驅車數百公里在幾個工地往返奔波,隨時到各梯級電站檢查、督導,累了就在車上瞇會兒。走完南歐江流域一期項目的3個電站,就要穿過寮國2省6縣,陸路往返900公里。

  正是憑著他這股“拼勁”,南歐江一期項目面臨的道路不暢、地質變形、洪水氾濫、洞口塌方等諸多困難和問題一一得到了解決,二、五、六級電站均按期完成大江截流等節點目標。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