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冬奧會來了,關於“體育外交”你知道多少?

2018-02-11 08:5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北京時間2月9日19時,第23屆冬季奧運會在韓國平昌拉開帷幕。開幕式以“和平”作為主題,朝鮮與韓國代表團聯合入場引發全場觀眾歡呼。

  他們身著統一服裝,同舉“朝鮮半島旗”,唱著團歌“阿裏郎”,成為繼雪梨奧運會開幕式兩國共同入場之後又一“高光時刻”,也將作為“體育外交”一大進展被載入史冊。

  在欣賞激動人心的比賽之餘,視點君就跟大家聊一聊“體育外交” 這回事。

  體育搭臺,政治唱戲

  外交有各種各樣的形式,體育就是其中之一。它以一種能夠跨越國界、跨越不同意識形態和文化差距的交流形式,對政治産生獨特的影響。

  重新打開中美交往大門的“乒乓外交”,就是“體育外交”的佳話之一。

  1971年4月,正在日本名古屋參加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中國運動員莊則棟和美國運動員科恩的友好交流,吸引了世界輿論的關注。在獲悉美國乒乓球隊有賽後訪問中國的意願後,經黨和國家領導人研究決定,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

  這次訪問重新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為中美關係的發展奠定了良好開端,對中日邦交正常化也帶來積極影響,被美譽為以“小球帶動大球轉”。

  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通過“板球搭橋、政治唱戲”的板球外交。

  1947年從英國獨立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克什米爾地區邊界問題一直存在領土爭議。在這種困難的地緣政治條件下,板球運動成為一種外交方式,多次為雙方恢復對話和降低緊張局勢提供了機會。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