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伊拉克軍隊為延誤已久的原油出口“清道”

2018-02-09 08:1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伊拉克政府軍7日在一條通往伊朗的原油出口通道沿路發起軍事行動,意圖剿除潛藏在這一帶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殘余勢力以及其他武裝人員,為延誤已久的原油出口清掃道路。

  伊拉克軍方發表聲明説,由陸軍第九裝甲師、隸屬於內政部的應急精英警察部隊和什葉派民兵組織“人民動員組織”組成的聯合部隊,在美國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部隊的空中力量支援下,當天淩晨在薩拉赫丁省圖茲胡爾馬圖市以東地區發起清剿行動。

  聲明特別提及,這支聯合部隊得到庫爾德自治區(庫區)武裝配合。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庫區官員證實了這一説法。

  聲明沒有明講這次行動的目的是為原油出口清掃道路。路透社報道,伊拉克部隊清掃的區域正是伊拉克向伊朗運輸原油的通道沿路。

  伊拉克與伊朗去年12月達成“原油換成品油”的協議,伊拉克將基爾庫克開採的原油運往伊朗克爾曼沙阿煉油廠,伊朗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等地償還成品油。

  基爾庫克油田産出的石油原本借道庫區輸油管道通向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雙方鬧矛盾後,這一管道暫停運作。伊拉克打算改用卡車通過陸路運輸到伊朗。

  這條出口線路原定於上周開通,但伊拉克以“技術性原因”推遲出口。

  路透社報道,這條出口通道位於伊拉克東部的高山地區,這裡據信潛伏著數百名“伊斯蘭國”殘余分子和其他的武裝組織,其中包括最近冒出來的“白旗”組織。

  “白旗”組織據信大部分是庫爾德人。去年10月,伊拉克政府軍發動軍事攻勢,從庫區武裝手中奪回大面積土地,一些失去家園的庫爾德人揭竿而起,成立這一武裝組織。與“伊斯蘭國”臭名昭著的黑旗不同,“白旗”組織成員打出一面畫有獅子的白色旗幟。

  庫區政府堅決否認與“白旗”組織有關係。伊拉克政府則不願對這一新組織置評。伊拉克安全分析師希沙姆哈希米説,“白旗”組織確實與“伊斯蘭國”和庫區政府都沒關係。

  “伊斯蘭國”2014年攻佔伊拉克北部大片土地,差點把基爾庫克油田也納入囊中。庫區武裝出兵,佔領了基爾庫克,填補了伊拉克政府軍撤退留下的空白。

  去年9月,庫區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執意舉行獨立公投。為懲罰庫區,伊拉克中央政府去年10月兵發基爾庫克,奪回了前者佔領的油田和地盤。

  基爾庫克油田是中東地區規模最大、歷史最老的大型油田之一,石油可開採量達到90億桶,堪稱伊拉克的“搖錢樹”。不過,由於長期粗放開採,基爾庫克油田的産油量逐年下跌。

  伊拉克石油部上個月説,伊拉克國有北方石油公司與英國石油公司(英石油)已經簽署備忘錄,英石油將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參與合作,幫助伊拉克開發基爾庫克老油田的潛能,把日産油能力翻一番。(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