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中央一號文件發出強農惠農富農的時代最強音

2018-02-08 09:26: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作者:楊飛 來源:

  2月4日,2018年中央1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由新華社受權播發。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全面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公佈為億萬農民送來了政策的春風,發出了強農惠農富農的時代強音。

  “農,天下之大業也。”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新春來臨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播發,這是中央連續十五年將一號文件鎖定在“三農”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則從提升農業發展品質、推進鄉村綠色發展、繁榮興盛農村文化、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準等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拉開了鄉村振興建設的序幕。

  既管全面又管長遠,擘畫鄉村振興新藍圖。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進入新世紀以來連續下發的第15個中央一號文件,具有承前啟後的里程碑意義。立足新時代“三農”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政策含金量很高,是一個管全面、管長遠的文件”,為實現鄉村振興擘畫了新藍圖,發出了強農惠農富農的時代強音。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有國家戰略規劃引領,有黨內法規保障,有日益健全的法治保障,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給……一號文件就有助於解決“三農”發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堪為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重要頂層設計。要使“一號文件”發揮最大作用,充分挖掘“三農”潛力和後勁,各地各部門就應既遵循文件基本精神又從實際出發有所創新,將各項中央政策細化、實化、具體化。

  農業問題關係國計民生,農業始終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一直以來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良好基礎。印度夏馬爾大學教授庫馬拉就表示:“過去幾年,中國全面振興鄉村、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8000多萬農業人口轉為城鎮居民,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而今在一號文件指引下,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的步伐必將進一步加快。

  新時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九層之臺,起于累土。鄉村振興戰略已經有了清晰的“路線圖”,接下來就是要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把“施工圖”抓緊作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將鄉村振興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作者楊飛係陜西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