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消協調查:“雙11”網上買東西並不是全年最低價

2018-02-07 13:22: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7日電 (邢鄭) 近期,中消協于2017年10月-2018年1月組織開展“雙11”網購商品價格、品質、服務調查體驗活動。

  據悉,本次調查體驗活動對16家網路購物平臺,涉及服裝鞋帽、手機數位、食品特産、化粧洗護、家居家紡、母嬰用品、箱包配飾、家用電器以及其他日用品等9大品類,進行了調查體驗。

  調查顯示,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雙11”價格或更低價格(不考慮聯動活動情況)購買到促銷商品的比例達到78.1%,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注價格的情況較為突出。

  從調查體驗結果來看,非預售商品多數情況下“雙11”並不是最優惠;非“海淘”商品中,服裝類産品品質問題相對突出。

  據中消協相關負責人介紹,體驗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對101個樣本沒有標注“不支援七日無理由退貨”的商品進行了退貨操作。其中,有96個樣本完成退貨操作,顯示出各平臺商家遵守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方面做得相對較好;僅有5個樣本退貨不成功。

  此外,體驗人員還對16家網路購物平臺的206款到貨商品的快遞面單進行了隱私保護情況統計。本次體驗的快遞面單涉及EMS、百世快遞、京東快遞、品駿快遞、申通快遞、蘇寧物流、順豐速運、郵政速遞、圓通快遞、韻達快遞、中通快遞等國內主要快遞公司。

  統計結果顯示,除順豐速運2個包裹的快遞面單隱去了體驗人員的姓名和聯繫方式、順豐速運2個包裹的快遞面單隱去了體驗人員的聯繫方式、蘇寧物流3個包裹的快遞面單隱去了體驗人員的姓名之外,未發現其他快遞面單有上述隱私保護措施。結果説明,絕大多數快遞公司對快遞面單的隱私保護措施還很不夠,消費者個人隱私容易在物品遞送過程中遭到洩露,快遞面單對個人資訊保護力度普遍較弱。

  根據本次調查體驗顯示,部分電商商品價格表示複雜難懂,即使是具備一定經驗的體驗人員對於部分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也難以計算,致使很多消費者誤入商家價格圈套,加上品質、服務參差不齊,消費者不具慧眼,很難得到實惠。

  最後,中國消費者協會呼籲廣大消費者:要關注政府有關部門的抽檢結果、消費者協會和相關組織公佈的調查結果,特別要警惕電商價格陷阱,切勿貪戀不合理低價;注意留存網購過程中的購物截圖和有效憑證,一旦發現網路售假、虛假宣傳、價格欺詐和服務等損害消費者權益問題,要及時向平臺、政府有關部門或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反映。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