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 理論新視野】李龍強: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
建設綠色發展體系,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立綠色生産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1月30日,習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實現綠色迴圈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我們應該充分認識綠色發展體系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強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美麗中國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一、建設綠色發展體系需要多種方法手段的共同運用
構建綠色發展體系需要多方發力,多種方式手段共同發揮作用。首先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綠色發展的起始端實現綠色化,為綠色發展提供有利條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綠色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礎,通過改革起始端的物質構成來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使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供給有效而且高端,以刺激供給端根據市場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資料供給,從而提高生産要素與生活要素的生産效率,提升供給的品質與效益,推進與綠色發展直接相關的去産能、降成本、補短板等方面落到實處。實施供給側改革推動綠色發展,需要建立圍繞降低資源消耗與提升産出效益為目標的發展方式,通過相關的體制機制建設提升全要素的生産率,以最終達到可持續狀態。從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與降低生態成本來看,綠色發展和供給側改革秉持相同的理念,只是供給側改革側重於源頭治理,綠色發展側重於生産全過程。
要大力發展低碳迴圈經濟,確保在生産領域、流通領域、消費領域中資源能源消耗量降低與生産資料的迴圈再利用。發展迴圈經濟就是通過多次迴圈使用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避免生産過程中的浪費現象,以不産生或少産生廢棄物為基準,以現存資源能源的使用為主,儘量減少新資源能源的開採;減少因生産而産生的廢棄物,或原來以廢棄物形式存在的物品現在轉變為可以重新利用的資源而進入生産領域,從而降低環境污染。發展低碳經濟就是確保經濟發展中較低的碳排放量,要求資源的節約和高效,包括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使用量,增加森林碳匯,降低能耗水準和碳排放總量等,以促進生産發展需要的能源的可持續性,減低因為高碳行為帶來的氣候異常變化。我們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的承受能力,在發展生産與推進城鎮化建設中力推綠色化,從生産到消費各環節都實現迴圈低碳,在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中節能減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要大力發展綠色科技,發揮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第一生産力”的推動作用。綠色科技有利於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但其本身的創建和普及會遇到一定困難,同時作為相對較新的手段,其發展也離不開政策保護與法治保障。科技發展需要人才,在綠色科技發展中要重視人才的作用,加強産學研的聯合,讓技術儘快實現從構想設計到探索研發,再到生産實踐的轉變,讓科技盡可能實現從觀念理論到物質效能的轉變,進而推進綠色發展。在綠色科技創新方面,我們既要加大自身的原始創新、整合創新,也要引進國際先進的技術,加強國際領域綠色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爭取形成自己的綠色核心技術。
二、建設綠色發展體系需要正確的思想觀念為指導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適應自然、保護自然。在建設綠色發展體系過程中,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踐行正確的自然觀念、發展理念與消費理念。
一是樹立科學的自然觀念。要扭轉對自然的傳統觀念,去除人類中心主義的不良影響,做到愛護環境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馬克思曾經指出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其生存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界,需要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近現代以來,由於資源環境的破壞,直接威脅到人民的生存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破壞生態環境其實就是破壞自身的生存。因此,必須樹立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觀念,並將這種科學的自然觀念真正融入到綠色發展實踐中去。
二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習近平同志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綠水青山本身不是生産力,但是一旦被納入到生産過程中就會展現出對生産力發展的巨大作用,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生産資料,進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綠色發展理念需要在全社會範圍內加以普及,以推動綠色迴圈低碳發展。
三是踐行綠色消費理念。綠色消費首先需要節約在先,集約意識相伴,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堅持節約集約的原則。選擇對自然友好的消費模式,提倡在居住、旅遊、飲食、包裝、服飾等的綠色化與集約化,反對奢侈浪費的非理性消費行為。我們應樹立並踐行集約節約、綠色低碳、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耐用消費品方面盡可能選擇綠色新能源産品如汽車、電器等;在非耐用消費品方面,也盡可能選擇綠色化的商品,少用塑膠製品,拒絕過度包裝浪費等現象。要及時斷水斷電,節約水源能源。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舉手投足即可實現的綠色生活。我們要努力踐行綠色生産和生活方式,為推進綠色發展作貢獻。
三、建設綠色發展體系需要可靠的體制機製作保障
建設綠色發展體系,必須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破除阻礙綠色發展的體制弊端,形成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發展的長效機制。
一是社會層面的制度環境。用強有力的制度來保護資源環境,是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保障。制度的剛性與強制性是調整、維護社會系統良性運作的必要條件,可以確保綠色發展的健康運轉。綠色發展體系既體現著社會對制度合理性的價值認同,也體現著社會對公共道德的理性規制。在面臨生態威脅條件下,探求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需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而規章制度在其中起著保護生態環境與促進綠色發展的橋梁作用。因此,要從價值取向和制度建設方面加快相關政策措施的制定,建構既體現生態正義又反映社會正義的綠色發展體系。
二是要不斷完善統計評價體系。傳統統計評價體系割裂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致使在生態問題治理中出現權責主體混亂的情況,環境管理部門與經濟發展部門之間分工不合理,協同發展程度低,也帶來了發展決策中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經濟效益的現象。因此,有必要構建反映綠色發展要求的評價體系,把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態效應納入到社會發展的總體評價中。其中,要特別關注並完善政績考核體系,確保綠色發展的正確方向。在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體系中加大綠色發展相關係數的權重,逐漸建立綠色GDP考評體系,將領導幹部任期內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精神文明發展、生態環境等作為綜合評價體系的內容,作為領導幹部獎懲與升降的重要指標。同時,要從不同功能區的主體定位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出臺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不對考核一刀切。要不斷完善領導幹部任期內與任期外的持續問責、甚至終身問責制度,以規範領導幹部任期內的理性經濟行為,確保綠色發展的持續性。
三是要不斷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治理生態環境需要制度和法治的保障,用制度和法律來調節經濟與生態、人和自然的關係。在立法方面,儘快完善保護資源能源和環境治理的法律法規,對現有法律法規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和補充,及時調整不合時宜的條款,在污染防治、迴圈節能、補償、稅收、功能區建設等方面加快地方性規章制度建設,推行最嚴格的環境準入標準與保護措施,清理與綠色發展相違背的規章制度,把綠色發展納入法治之中。在執法方面,嚴格依法行政,強化對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於破壞綠色發展的行為堅決嚴厲打擊,鐵腕執法,真正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執法過程中,採取多部門聯合行動、共同執法的方式,聯合環保、水利、國土、林業、農業、稅收等部門,加強與公檢法機關的合作,及時高效快速地制止違法活動,打擊犯罪行為。
建設綠色發展體系,不能靠單方面的力量,而是要發揮各類主體的合力,共同推進。要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把綠色發展體系建設提升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程上來,利用組織領導、規劃導引、財政支援等方式來大力推進。要強化企業的綠色意識與責任意識,督促企業自覺進行生産結構的調整升級,減少污染排放。要引導公眾參與到綠色發展事業中來,群策群力,共建共用,形成建設綠色發展體系的巨大合力。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戰略部署。綠色一詞成為使用頻率極高的關鍵詞,出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之中,綠色發展提到新的高度和更加突出的位置。為了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從現在到2020年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到2035年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我們不但是一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國家,而且是一個社會文明、生態文明高度發展的國家。我們要為保護生態環境,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