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無需美國作跳板?以色列初創企業“向東看”

2018-02-06 08: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越來越多的以色列技術初創企業把尋找國際投資、開拓國際市場的目光聚焦于亞洲。中國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導下,對以色列技術産業的投資與合作熱情日益高漲。美國也許不再是以色列初創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必經起始站”。

  【無需“美國跳板” 直接進軍亞洲?】 

  以色列高科技初創企業眾多,獲稱“創業國度”美名。但囿于僅860萬的人口總量,本國市場能量有限。因此,以色列大部分初創企業從誕生之初就立志走“國際化”道路,普遍做法是先打入美國市場,再謀求以美國當跳板,進軍國際市場。

  “這一趨勢正在慢慢發生改變。以色列初創企業開始思考他們是否需要美國作為跳板。”中東最大的股權眾籌平臺OurCrowd亞洲業務總經理羅蘭魏告訴新華社記者。

  OurCrowd今年1月30日至2月1日在耶路撒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18年全球投資者峰會,峰會吸引了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一萬人參會,包括近千家初創企業、500家跨國企業和500家風投機構的代表。

  魏會後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説:“去年我們一共為以色列初創企業融資6.5億美金,其中一半來自亞洲。”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2017年的一份報告預測,未來是中産階級崛起的時代,而10億“新中産”人口中88%分佈在亞洲。以色列在中國和印度這兩大亞洲國家的形象總體較為正面,為以初創企業打入這兩大市場作了良好鋪墊。

  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分別於去年3月和今年1月率領規模龐大的以政商界領袖代表團訪問中國和印度,兩次訪問期間簽署的一系列貿易和投資協定,進一步為以色列初創企業進軍中印市場拓寬道路。

  大華銀行(UOB)集團渠道和數字化部門負責人珍妮特楊在亞洲專場專題討論會上告訴以企業代表:“21世紀是一個亞太世紀,不僅因為亞太地區人口眾多,更因為這個地區的經濟活力和社會穩定。”

  楊會後對新華社記者説:“以色列初創企業不僅要面向美國,還需要平衡重心。”意指以色列初創企業應將更多目光投向亞洲市場。不過,她認為需要提醒以色列企業:“亞洲文化極具多樣性,各個不同國家的文化不同,做事方式也不盡相同。”

  【中以技術合作熱情漸漲】 

  “我們一直密切關注中國市場。”魏説。OurCrowd平臺上聚集了來自112個國家的2.5萬家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目前僅有100余家來自中國。為更好地適應中國針對境外投資的法律法規、幫助以企業開拓中國市場,OurCrowd目前正積極尋找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

  OurCrowd在亞洲開設了香港、臺北和新加坡辦事處,希望借此觸及整個東半球的投資者。魏説,越來越多的中國機構投資者通過亞洲辦事處了解以色列創新産業,對投資初創企業躍躍欲試。

  中國近年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發展高科技産業和高端製造業,推動中外技術合作不斷升級。2011年以來,中國對以投資範圍和總量日漸擴大,涵蓋農業、制藥、醫療器械、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等行業的投資總量從七年前的幾乎為零激增到當前的150億美元左右水準。以色列初創公司也順勢調整市場戰略,已有數十家以色列初創團隊進駐中國高科技産業園區,與中方團隊共同研發。

  去年12月,以色列理工大學汕頭分校正式揭幕。阿里巴巴、華為和小米等中國技術行業領軍企業在以色列特拉維夫開設了研發實驗室。市場預計,以色列技術産業每年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約5億至6億美元。(王博聞)(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