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家界:文化旅遊讓貧困鄉煥發生機

2018-02-03 10:1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今年53歲的全喜平,幾年前還是外地一家木材加工企業的老闆,3年多前回到家鄉石堰坪村開起了客棧,2016年,客棧營業額突破30萬元,這讓他看到了過去“窮鄉僻壤”的家鄉煥發的勃勃生機,“文化做起來了,旅遊就起來了。人氣有了,日子就活了。”

  石堰坪村位於張家界永定區西南邊陲的王家坪鎮,這是永定區最偏遠的鄉鎮之一,地處武陵山連片貧困地區。這裡土家文化歷史悠久,是歷史上享譽湘北的“九都文化之鄉”,土家哭嫁歌、打夯歌久久流傳,高花燈、揚叉舞等獨具風情。

  像全喜平這樣感受到“生機”的,並不在少數。目前,王家坪鎮文化旅遊帶動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辦農家樂39家,年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從事鄉村旅遊相關行業的,多達337戶,佔全鎮貧困戶總數1/4以上。

  為了讓老百姓們都吃上“文化旅遊飯”,當地政府想了不少辦法。比如,除了建好土家風味的客棧,這裡還有一支特殊的戲劇團——“蘇木綽”陽戲劇團,它吸納了30余名貧困人口作為群眾演員。在整個王家坪鎮,共有12支土家文化民間演藝隊伍,從2015年至今聯合為中外遊客演出達上百場,演員年均增收1000元,讓不少百姓感嘆“原來唱土家戲,也能脫貧”。

  記者採訪了解到,土家文化是張家界永定區的民族藝術瑰寶,更是得天獨厚的鄉村旅遊資源。2017年春節,區裏策劃了一場“直播蘇木綽”的活動,蘇木綽在土家語裏是“祖源之地”。這場連續多日的民俗、年俗直播,讓不少遊客慕名來到了王家坪鎮,住進了農家樂和農戶家中。

  “直播蘇木綽”節目播出期間,樓木客棧一個月營業額達到20萬元。僅2017年春節期間,全鎮接待遊客8萬多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200多萬元。如今,更有不少嚮往著體驗少數民族民俗和田園山水風光的背包客,在這兒一住就是許多天。

  近年來,當地政府從文化旅遊中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也大力加強了對土家文化遺産的保護,建立了8個土家吊腳樓核心保護區,對2198棟土家吊腳樓登記造冊、掛牌保護。

  2016年,王家坪鎮共接待遊客3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700萬元;2017年上半年,鄉村旅遊共接待14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500萬元。

  另一方面,由於開展旅遊扶貧,道路品質、水利設施建設等制約山區脫貧致富的“老大難”問題,也得到了改善提升。為了打造濃厚的土家文化旅遊氛圍,當地政府還利用危房改造項目,對吊腳樓進行了修繕加固保護,僅2016年就完成了300戶農戶的危房改造,其中貧困戶佔80%。

  實踐已經證明,旅遊資源不僅是天然的山水,更是雋永厚重的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民俗。只有把文化保護起來、發揚光大,才能讓旅遊煥發出源源不斷的生機,也讓得天獨厚的資源,成為貧困地區百姓們的依靠。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同時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振興鄉村,離不開對文化的保護與振興,而文化能夠給旅遊注入活力與生機,給農村、尤其是讓落後貧困地區的百姓吃上‘旅遊飯’、走上‘旅遊路’、掙上‘旅遊錢’。這個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我們一定會堅持走下去。”張家界市永定區委書記祝雲武説。(記者袁汝婷)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