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澳收緊外企收購力度被指“限制中國”

2018-02-02 09:2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澳大利亞國庫部長莫裏森2月1日表示,澳大利亞將收緊外國投資者收購該國電力基礎設施和農業用地的規定,政府將針對關鍵能源基礎設施和優質農田領域的外國投資加大審查力度,賦予該國交易審查機構基於國家安全考量評估交易的新許可權。媒體普遍認為,此舉旨在限制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力度,澳社會對中國在商業、政治和社會的影響非常擔憂。

  莫裏森稱,將賦予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審查所有涉及能源資産出售交易的許可權,以限制外國公司對澳大利亞電力企業的控制能力。他在一份聲明中説,政府將成立一個新的中心,負責審查澳大利亞關鍵基礎設施中存在的國家安全隱患、間諜活動和脅迫風險。“我們鼓勵有意收購或出售關鍵基礎設施資産的各方儘早與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聯繫,以確定是否適用所有許可權制或條件。”

  另外,根據新規定,澳大利亞農民將有權優先購買價值超過1500萬澳元的優質農業用地,以確保本土農民不遭到排擠。根據澳政府2015年通過的法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可對1500萬澳元以上的農地交易進行審查,而此次新規將加入一個30天的時限:如果一項交易在30內沒有被本地農民收購,國際買家才有權加入競購行列。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日説,聯邦政府在向外國公司出售或長期出租資産方面面臨一系列爭議。特別是2015年將北領地達爾文港租給中國嵐橋公司99年後,引起了澳大利亞國家安全部門的嚴重關切和部分民眾的恐慌。

  澳政府的新規定引發反對黨工黨的強烈不滿。工黨發言人菲茨吉本1日表示,政府此舉不過是為了提升選民的支援率。“這不過是向投資者傳遞錯誤資訊的政治噱頭,”菲茨吉本説,農場主在出售土地時肯定想把土地賣給出價最高的人,他們會在國內或國際市場尋求利益最大化,這是天經地義的。“任何給投資者製造困難的事,對澳大利亞的農業來説都是一件壞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