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百姓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全力應對南方雨雪災害

2018-01-29 08:2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  題:把百姓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全力應對南方雨雪災害 

  新華社記者

  1月22日起,我國南方迎來入冬以來影響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低溫雨雪天氣。南方多省份氣溫一降再降開啟“冰凍”模式,湖北、安徽、江蘇等部分地區出現大雪甚至暴雪天氣,給交通出行、市場供應和農業生産等帶來不利影響,甚至造成災情。

  當前臨近春節,正值春運繁忙期,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省份正全力以赴展開各項保障工作,積極應對雨雪災害,確保人民群眾安安心心過上暖心的生活。 

  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造成一些地方的房屋受損、群眾受災。湖南省7市18縣區有30萬人受災,轉移安置384人。湖北省十堰、宜昌等地有100.57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826人。

  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日前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實保障好受災和被困群眾基本生活,認真做好倒房、危房群眾的轉移安置和被困群眾的緊急救助工作,將低溫雨雪冰凍受災群眾納入冬春生活救助範圍,及時發放棉衣被、取暖爐等物資,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溫暖過節。

  湖北省加強城鄉福利供養機構、救助站、救災物資儲備庫等民政機構的安全管理,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確保福利機構的安全運作和供養對象的人身安全。

  湖南省各市州、縣市區民政部門已發放棉被、大衣、帳篷、速食麵、礦泉水等各類救災物資2.8萬件(床、套)。鳳凰縣、花垣縣、鶴城區、麻陽縣等地臨時安置和救助了8000多名公路和鐵路滯留旅客。

  安徽省合肥市的市、區、街、居四級救助網路聯合公安、城管等部門,正在全天候上路巡查,對街面上發現生活無著人員主動實施救助,確保不發生意外事故。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春運期間全國大部地區冷暖波動較大。對此,中國氣象局要求各地氣象部門做好路面結冰、積雪、電線積冰、大霧和霾等觀測,努力擴大氣象資訊尤其是在重點路段、熱門景區以及偏遠地區的傳播面,推動氣象資訊成為春運旅客出行的“指南針”。

  傾力保障百姓出行平安通暢 

  這次災害性天氣給春運期間的交通運輸“雪上加霜”,各地交通運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交通運輸部最新統計,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等15省份104條高速公路的133個路段封閉;濟南、西安、上海和武漢鐵路局共停運200列高鐵客車;合肥、南京、杭州、長沙、貴陽等10個機場已取消866個航班。

  在湖南的鳳凰縣沱江鎮、吉信鎮等地,高速公路出口3天累計滯留遊客4000多人。

  交通運輸部加強對滯留人員、車輛的物資保障和燃油供應,重點關注受凍雨影響的貴州、湖南、江西三省,部署鏟冰除雪、保通保暢、省際協調、人員車輛救助、資訊上報等工作措施;通過多種媒體和渠道發佈預警資訊和各省公路封閉情況,引導公眾合理安排出行路線。

  江西境內多個高速收費站搭建臨時安置點,高速養護人員免費為滯留群眾提供開水、食物,舒緩司乘人員等待的焦慮。目前,江西境內高速公路通行狀況總體較好,未出現車輛大面積長時間滯留現象。

  在各地全力保暢下,交通出行能力已有所提高。武漢天河機場的進出港航班基本恢復正常,放行正點率上升至40%。江蘇省的道路交通條件逐漸好轉,部分線路開始恢復運營。

  氣象部門預計,29日降雪天氣將有所好轉,但未來10天可能迎來大範圍降溫。交通運輸部將密切跟蹤受影響地區公路應急搶通保通工作,及時指導地方做好受影響的重點省份及重點路段的道路保通保暢工作。

  農産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基本平穩 

  春節即將來臨,正值農産品消費旺季。據商務部監測,目前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部分地區由於受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影響,蔬菜價格有所上漲,其他生活必需品市場基本穩定,沒有出現市場脫銷、斷檔情況。

  受到暴雪嚴重影響的上海,八成綠葉鮮菜産自本市郊區。滬郊此次及早準備,確保農業生産穩定,打了一場“蔬菜保衛戰”。據上海市農委蔬菜辦主任史明介紹,全市菜價雖有小幅波動,但供給有保障。

  一些省的農業部門派出了工作督導組和專家指導組,指導農民因時因地因苗落實好防寒抗凍措施。浙江省農業系統已組織575個救災服務組深入一線,通過各種渠道向農民發佈資訊635萬條。

  農業部已要求各地農業部門努力增加市場供應數量,確保鮮活農産品不斷檔、不脫銷,確保農産品市場價格基本平穩。商務部要求各地商務部門依託應急投放網路中的骨幹企業流通渠道,發揮好配送中心、批發市場、大型超市、農貿市場、社區商店的應急商品集散地和投放網點作用。

  目前,各地商務部門正加強貨源組織,保障節慶商品和應急商品的正常供應,指導商貿流通企業科學安排,保持合理庫存,尤其是保障糧、油、肉、禽、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

  電力系統優先保障好居民生活 

  進入1月以來,受兩輪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影響,國家電網公司一些區域電網及部分省級電網用電負荷突破歷史極值。28日,江西電網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暴雪和局部地區凍雨,使得部分輸電線路發生覆冰,部分地區受到停電影響。截至28日16時,江西電網866條線路出現不同程度的覆冰,累計造成近28萬用戶停電,經全力搶修90%的受影響用戶已恢復供電。湖南全省有67個縣市區電線結冰,華容縣東山鎮部分地區受冰凍影響造成電力中斷。

  國家電網已啟動預案,迅速派出人員到停電地區搶修,同時大力加強惡劣天氣下電網運作監控。

  28日上午,國網江西電力緊急決定將27日啟動的雨雪冰凍三級應急響應提升為二級,並按照“先生活、後生産”和“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組織實施有序用電和可中斷負荷,優先保障好居民生活及醫院、學校等重要用戶的用電。

  國家電網新聞發言人王延芳表示,國家電網將加大電力通道高風險區域的巡視力度,重點排查和治理電力線路跨越鐵路、高速公路區域,煙花燃放和極寒天氣線路覆冰等安全隱患。

  國家安監總局也要求,各地安監部門加強對電力供應特別是備用電源的檢查,指導煤礦、非煤礦山等企業做好應對停電造成的排水、瓦斯排放等不利影響的各項工作,嚴防突然停電引發生産安全事故。(記者 董峻、羅爭光、侯雪靜、趙文君)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