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小平故里,追憶小平足跡,看40年巨變之三 廣安前鋒代市鎮會龍村:新時代下的幸福農村

2018-01-27 18:56: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中國青年網廣安 1 月 27 日電(隆敏 記者 李建軍)" 我們這個村子變化可大了,你看,我們家都用上天然氣和自來水了,以前的時候我們要挑水喝,每次來回挑幾十擔才夠用幾天,那會兒為了省錢都是燒柴火,可是村上説破壞環境,現在好了,給我們裝了天然氣,這不,又省錢又環保,大家都喜歡。" 代市鎮會龍村的村民劉中安咧著嘴笑著説," 你們可要到我們村子裏到處走走,向習總書記講講我們的新生活啊。"

  1月26日,記者看到,昔日貧窮落後的小山村早已不見蹤影,孩子們在乾淨平坦道路上嬉戲玩耍,村民們也住進了獨具川東民居特色的美麗新村,在房子的兩側則種滿了桃樹、檸檬樹與蔬菜,而這裡便是 2018 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四川站)的最後一站——廣安代市鎮會龍村。

  記者現場了解到,會龍村的 334 戶人家祖祖輩輩都被這片土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按照村裏人的説法,不求大富大貴,只要每天有口飯吃便是他們最簡單的訴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小小的願望不僅早已實現,並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2016 年,會龍村開始實施精準扶貧政策,通過大力實施基礎、新村、産業和能力扶貧工程,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致富,預計集體經濟收入 10 萬元,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 9520 元,村裏人的生産生活水準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

  據會龍村村支部書記張官洪介紹,該村 209 戶進行了改廚改廁,並將天然氣、自來水管道接入全村,配套建了新村污水處理站,完善了農村垃圾收運、處理體系,而在金融服務方面,設立便民金融服務點,完成 246 戶農戶評級授信,幫助 22 戶貧困戶獲得扶貧小額信貸 88 萬元。

  要致富,先修路。為了加快的基礎設施建設,會龍村全面整合全面整合農業、水務、交通、國土等涉農項目資金,實施田土調形 1400 余畝,新建硬化村級公路 4.1 公里、便民路 6 公里、蓄水池 7 口、排渠 2 公里,整治灌渠 1 公里,在全村交通、水利等生産生活條件全面改善的。

  同時,該村還大力發展標準化、集約化、現代化的特色效益農業,發展標準化檸檬、蔬菜産業 450 畝,成立黃金梁子專業合作社,採取農戶土地入股,合作社管護,收益分紅的方式運作,打造亦農亦景特色桃園産業 800 畝。

  引進廣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規劃建設以桃園觀光和越野賽車為主題的 " 桃園悅野 " 鄉村旅遊項目,實現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2000 元以上,村集體增收 30 萬元。

  村民黃世明一家四口人,兒子在外打工,廣農公司來了以後,他就來桃園裏打工:" 我早上八點到 12 點,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半上班,和你們城裏人一樣的八小時上班嘛,我家以前就靠種莊稼過日子,你看現在,我每天一來上班就有工資領,活兒也不累,就是給桃園施肥、挖地、打掃和看護園子,一年下來也能掙一萬多呢,這日子很好過了。"

  臨近春節,村子裏會寫對聯的書法愛好者正在為鄉親們寫著一幅幅春聯,孩子們圍在老人周圍打鬧著,爭著看剛寫好的是誰家的。而在村委會廣場上,村裏的大嬸大姐們正在跳著廣場舞,音響裏的音樂聲、二胡聲和著孩子們的嬉笑聲在小村裏迴響著……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