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湖北部門聯動治欠薪 多方合力克頑疾

2018-01-24 13:3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拿到工錢,過個好年。為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湖北通過搭建平臺強化源頭治理、規範用工執法與服務並重、加強聯動打擊欠薪犯罪等舉措,形成多重保障機制,讓務工人員及時領到工錢。

  在湖北咸寧市鐵塔基站工程項目上務工的老殷最近的心情如坐過山車。原來,3個多月前,項目“包工頭”聶峰在收到承建單位的工程款後,揮霍一空並逃匿不知去向,包括老殷在內的20余名工友合計39.66萬元的工資一下子沒了著落。

  經歷了工友陳情、專班小組下達限期改正指令書、移送公安機關、採取司法強制手段,2017年12月30日,被拖欠的工資終於通過銀行系統代付的方式打到了工友們的卡上,老殷懸著的心落了地。

  “去年以來,這一類案件數量已經大幅下降了。”湖北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金剛介紹,截至2017年11月底,湖北省共追發農民工工資7.7億元,辦結工資類案件5463件,同比下降34.7%;涉及勞動者16.3萬人,同比下降11.4%。

  務工人員:有了實名制勞動用工管理,再也不怕欠薪

  武漢市硚口區,在中建三局工程總承包公司承建的恒隆廣場購物中心項目工地,每個工人都有一個藍色手環。“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手環,但它可是我們在工地上生活、工作的‘護身符’。”木工劉天祥笑著説,不僅出入門禁,吃飯、洗澡要刷,就連每個月1600元生活費也打到裏面,工人也可以自己通過銀行卡往裏面充錢。

  “工人進出工地,系統能夠對工人的出勤情況全程跟蹤,以此計算工作時長來發放工資。”該項目黨支部副書記孫燕芳介紹,“每一位新進場的工人首先要登錄勞務實名制管理平臺註冊,勞動合同、工資發放乃至受教育情況等各種資訊都登記在平臺上。”

  2017年5月11日,全國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在中建三局上線發佈。“平臺可以實時記錄農民工進出工地、考勤、工資支付等資訊。借助於實名制管理平臺,與銀行合作開設農民工工資發放專項賬戶,每月由項目部和勞務單位編制工資發放表,由銀行代發,確保工資月清月結。”中建三局工程總承包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已上線項目達4322個,註冊建築工人198萬餘人。

  今年30歲的鋼筋工陳兵曾在多地建築工地上打過工。“過去不懂,不簽合同就上工,工程快收尾的時候,找公司要錢,結果老闆推經理,經理推財務。”講起往事,陳兵一肚子火。“現在好了,總包方主動為新進場的工人在平臺上註冊、簽訂合同、建立賬戶。項目每月將上個月勞務工人出勤、完成工作量和本月工資發放實際情況進行公示,提醒工人查收工資。項目負責人及處理勞務糾紛的政府機構電話、網址都進行公示,再也不怕聯繫不到人了。”

  2017年以來,湖北全面建立落實實名制勞動用工管理、工資專用賬戶管理、銀行代發農民工工資等制度。截至目前,湖北省在建工程項目5007個,實行實名制管理的有2336個,實行工資保證金制度的有3611個,實行分賬管理的有1091個,有2612個已實現按月足額發放。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