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朗普頻拿貿易問題對華“開炮” 專家:貿易戰美國不會得逞

2018-01-24 09:23: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金惠真】特朗普政府真要任性地挑起貿易戰嗎?正當美國輿論不斷放風特朗普今年可能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國下手之際,華盛頓已然揮出一拳。

  22日,美國政府宣佈,將對進口光伏産品和大型洗衣機徵收高額關稅,保護國內相關産業。徵稅措施並非單獨針對中國,但光伏産品受影響最大的是中國,洗衣機受衝擊最大的是韓國。相較特朗普不斷高喊“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吃虧了”的嗓門,這一拳算不上很重,但輿論猜測,這可能只是試探性的開始,“泄洪閘”或將一步步打開。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商品貿易逆差來源國,這似乎也是特朗普心中的一個梗,在競選過程中,他多次拿貿易問題對中國“開炮”。上任第一年,特朗普在對華貿易問題上保持了克制,但進入2018年,有關美國將加大對華貿易施壓的傳言不斷聚集。就在前幾天,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在報告中聲稱,當年支援中國加入世貿是一個“錯誤”。特朗普政府會一意孤行,令中美爆發貿易戰嗎?

  英國《金融時報》稱,特朗普決定徵收新關稅令對華貿易衝突升溫,外界早已預見到他要針對中國採取打壓行動。這次的舉措預計是特朗普政府今年要採取一系列措施的開端。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還負責調查中國的智慧財産權政策,特朗普上周曾對路透社記者表示,美國正考慮對中國進行“鉅額”處罰。此外,針對中國鋼材和鋁材進口的國家安全調查也需要總統在4月底前做出決定。

  美國彭博社則稱,在幾個月的激烈言辭後,特朗普這次的決定讓“美國優先”策略進一步強化,也預示著對華貿易衝突的升溫,不過亞洲製造商和投資者表示現實或許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糟糕。報道還援引一名分析人士的話稱,“投資者已習慣於特朗普的咋呼……我們認為中美這兩個經濟體都會保持理性”。

  “在兩國貿易體量接近的情況下,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中美都是大國,中方對美方的任何不公平的貿易行為肯定都有預案,中方也不可能接受美方基於國內法的單邊制裁,而會採取相應的報復措施。對中國進行貿易打壓,特朗普政府不可能得到它想要的。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