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環保部嚴打向坑塘排污違法犯罪 督促地方實施生態修復

2018-01-24 09:00:00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本報北京1月23日訊 記者郄建榮滲坑污染問題曾引起輿論及公眾廣泛關注。環保部今天發佈的相關意見指出,通過排查整治發現,目前包括滲坑在內的納污坑塘仍存在問題。環保部要求,嚴厲打擊向坑塘非法排污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深挖污染源頭,對納污坑塘周邊涉酸、涉重金屬、涉危險廢物企業重點排查,徹底斬斷違法犯罪鏈條;要按照屬地管轄原則,督促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對整治後的納污坑塘實施生態修復。

  據環保部介紹,去年4月,環保部部署開展的納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發現,納污坑塘整治仍存在整治目標不明確、缺乏技術指導、驗收銷號制度不完善和長效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環保部指出,各地應將含有廢酸、廢油、重金屬、有機污染物及其他工業廢物,導致地表水、地下水或土壤中污染物濃度水準明顯高於所在地環境背景值的工業類納污坑塘作為整治重點。

  同時,根據納污坑塘的環境污染狀況、土地規劃用途、所在區域的地表水、地下水環境功能區劃等實際情況,評估確定合理的地表水、地下水、底泥及周邊土壤污染控制和治理修復目標。

  環保部提出,原則上應首先控制污染物擴散。坑塘污水異地處理後外排水質應達到相應處理設施的污水排放要求;原地處理後外排或回灌水體污染物濃度水準應達到周邊自然水體的背景值。

  按照“一坑一案、限期治理”要求,環保部要求,逐一編制整治方案,對存在較大環境風險,可能對人體健康或周邊生態環境産生嚴重危害的納污坑塘,應立即採取切斷污染源、管控環境風險的措施。對於針對工業類納污坑塘,不應僅採取簡單的加藥處理和覆土回填等方式進行治理;針對農村生活類納污坑塘,通過完善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等方式根治農村生活類納污坑塘污染問題;針對養殖類納污坑塘,通過禁養區劃定整治、資源利用等方式,改善畜禽廢水無序排放現狀,消除養殖類納污坑塘污染。

  環保部要求,省級環保主管部門對完成驗收的納污坑塘抽查核實,並予以銷號;通過航拍、遙感、現場踏勘等手段,對整治情況進行評估;對完成整治的納污坑塘加大日常巡查檢查力度,杜絕污染問題反彈。

  環保部要求省級環保主管部門每半年在其政府官網上向社會公開納污坑塘臺賬資訊、整治方案、整治進展、銷號情況等相關資訊,接受公眾監督。

  對於如何落實地方政府環境主體責任,環保部提出,可通過簽訂納污坑塘排查整治承諾書的形式,層層分解任務、落實責任。

  環保部要求,將納污坑塘排查整治納入地方各級環保主管部門日常監管,結合環保網格化管理、環保專項行動、未利用地環境管理、環境投訴舉報等工作,及時將新發現的納污坑塘記入臺賬,實施整治。此外,環保部還要求,綜合運用查封扣押、按日連續處罰、限産停産、移送行政拘留等措施,依法追究違法者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