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冬日“三下鄉” 惠民暖人心

2018-01-23 15:4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廣西:變“三下鄉”為“常在鄉”

  光明日報南寧1月22日電(記者周仕興 通訊員方超)冬日山區,天氣陰冷。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體育公園卻人頭攢動,一個個展位依次排開,一位位專家耐心答疑,一張張笑臉欣慰而去。

  這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共同主辦的2018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現場。1月17日至18日,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牽頭下,自治區文明辦、自治區總工會、團區委等19個單位組成的服務團,為融水大苗山的群眾帶來了醫療體檢、文藝演出、農業科普、法律諮詢等系列活動,同時還開展了走訪慰問、專項資助、物資捐贈等。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解決群眾在生産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將把集中服務與常態化服務結合起來,並將‘三下鄉’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切實把民生項目、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孫大光介紹。

  “醫生,我的血壓高不高呢?”“我吃的藥感覺沒有效果,該怎麼辦?”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北京協和醫院等多個醫療衛生展位前,群眾爭相求醫問診,醫生一一耐心解答並現場開出處方。“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讓北京的專家看病,希望這樣的活動經常舉辦。”拱洞鄉村民張德生説。

  “我們希望通過活動,引領大家選擇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負責人説。衛生下鄉是此次活動的重要內容,在“三下鄉”一條街服務活動現場,來自各大醫療衛生單位的專家學者,細心為廣大群眾進行健康體檢,答疑解惑,深受群眾歡迎。

  除了“健康大餐”,更有“文化盛宴”。活動中,廣西歌舞劇院等文藝單位帶來的多個文藝節目,讓大夥兒直呼過癮。

  “這個航模很好玩,老師也經常指導我們。”融水鎮貝林小學六年級學生賈春傑説。此次“三下鄉”關愛留守兒童支教活動“小小科學家課堂”走進融水鎮貝林小學的“留守兒童之家”,全縣航模愛好者紛紛趕來,觀賞一次精彩的航模知識講解和表演。

  “我們把3D列印等一些前沿科技帶到這裡,希望能開闊孩子們的眼界,增加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廣西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學生陳燦陽介紹。此次活動中,自治區教育廳組織了師範類、醫學類師生參與開展支教活動,陳燦陽與其他志願者一道,和鄉村孩子們交流共用科學的神奇與樂趣。

  在集中服務的同時,服務團各單位共分成17個小分隊,深入各鄉鎮村屯,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並進行關愛留守兒童、家電維修、家禽養殖培訓等活動,為農村群眾送去了高品質的文化科技衛生服務。“我們要把集中服務和常態化服務結合起來,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變‘三下鄉’為‘常下鄉’‘常在鄉’。”孫大光説。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