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飛天時代楷模】景海鵬:我的心靈永不失重

2018-01-23 13:40: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在面對公眾時,航太員景海鵬多次提到同一件事情:一位老華僑緊緊抓住航太員的手,激動地説:“你們能飛多高,我們的頭就能昂多高!”

  三次飛天,功勳卓著。景海鵬的人生中有太多的傳奇瞬間值得講述,為什麼這個場景讓他如此唸唸不忘,因為他的初心與力量,正是來源於此:為祖國飛天、為人民飛天。

  更因為他知道,托舉航太員飛上九天的,是田間耕作帶著泥土的手,是車間作業長滿厚繭的手,是實驗室裏與儀器設備相伴的手,是座座營盤緊握鋼槍的手,是億萬中華兒女勤勞智慧的雙手!

  景海鵬的飛天之路從1998開始,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優秀的空軍飛行員。這年1月,景海鵬從1500多名備選者中脫穎而出,正式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太員大隊,成為我國首批14名航太員中的一員。

  通往太空的道路並不平坦,加入航太員大隊的時候,景海鵬已經31歲了,要在5年內8大類上百個科目的學習訓練。他以超常的付出苦心礪劍,實現了從優秀飛行員到合格航太員的轉變。

  2003年5月,景海鵬取得航太員飛行資格證書,具備了執行飛天任務的能力。

  2008年9月25日,航太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駕乘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勝利完成空間出艙活動,實現了中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

  2012年6月16日,航太員景海鵬、劉旺、劉洋駕乘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順利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和手控交會對接,實現了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2016年10月17日,航太員景海鵬、陳冬駕乘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首次實現了中國航太員中期在軌駐留,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向空間站又邁出重大一步。

  三次執行載人航太任務,景海鵬一次比一次狀態好。他曾公開談到三度飛天的感受,第一次是“激動”,第二次是“幸福”,第三次則是“享受”。

  “神七”任務的重點是出艙。景海鵬早在“神六”任務後就攢著一股勁兒,制定了“魔鬼訓練計劃”,利用3年時間認真學習理論,特別在低壓環境出艙活動訓練、艙外服理論與操作技能方面做了重點準備。經過漫長而艱辛的努力,他終於在2008年和戰友翟志剛、劉伯明一起攜手圓夢太空。那個時候,距離他加入航太員隊伍已過去整整10年。

  10年臥薪嘗膽,一朝一飛沖天。幸運女神的眷顧,讓景海鵬絲毫不敢懈怠。“人膨脹起來太容易了。”他對自己的心態和狀態始終保持應有的警惕之心。暮暮朝朝、心心唸唸的夢想實現了,可他感到作為一名革命軍人、一名航太戰士,軍旅人生應該不止於此。

  任務凱旋之後,景海鵬最先做的是“歸零”,成績歸零、經歷歸零、心態歸零,一切從頭開始。執行“神九”任務,面臨著我國首次手動交會對接,這對所有航太員和教員都是全新挑戰。

  按照訓練計劃,共同科目訓練期間一週每個航太員最多安排兩次對接訓練,每次1個小時左右。而景海鵬給自己定的計劃是不管訓練多忙多累,每天晚上必須拿出1個小時進行加練,每個週末必須拿出1個半天加練。就這樣,從2009年到2012年,在“神九”任務考核之前,他已經練了1700多次。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