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線上教育打開你的知識空間 用戶規模達1.44億

2018-01-23 09:0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當前,網路資訊技術日新月異,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特徵的資訊化浪潮蓬勃興起。以資訊技術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改變著中國,為高品質發展輸送了新動能、拓展了新空間,為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了新選擇、帶來了新便利。

  本欄目今起推出數字經濟系列報道,聚焦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動力轉換帶來的新趨勢,感受創新發展給百姓生活帶來的新氣象。

  ——編 者

  3200余門

  我國慕課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變革教學模式:讓“隨時隨地學習”多一條門路

  河南省鄭州市市民萬曉雲平時在金融行業工作,內心卻是個傳統文化迷。前些日子,她對中國古代服飾産生了濃厚興趣,很想系統地學習一下。於是萬曉雲想到了“中國大學慕課”平臺。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中國歷代服飾賞析》讓萬曉雲眼前一亮。每節課十幾分鐘的視頻,支援線上討論,之後完成課後小測驗……15周下來,萬曉雲不僅達成了了解中國古代服飾的願望,還拿到了課程的結業證書。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於我這種上班族來説,非常實用。”萬曉雲説:“讓我跑到學校裏去蹭課,我沒時間,也懶得去。讓我看大部頭的專著,又很難集中精力。重點突出而又簡單明瞭的視頻教學,我很喜歡。”

  教育部日前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慕課建設與應用呈現爆髮式增長,多所高水準大學陸續在國際著名課程平臺開課,有關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10余個國內慕課平臺,460余所高校建設的3200余門慕課上線課程平臺,5500萬人次的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學課程,我國慕課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除了中國大學慕課、網易公開課等免費通識類教育課程之外,越來越多專業細分的教育平臺也涌現出來。有專注于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K12”基礎教育,如噠噠英語、學而思網校等;有應對雅思、託福、公務員等專門考試的線上培訓,如中公教育、啟德考培等;還有闖關做題等工具類的應用,比如猿題庫、問他作業等。

  網際網路給教育帶來了顯著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表現在時間空間上的突破,更體現在教育的教、學、評、測等多個環節。在網際網路模式下,學習不再只是呈現、接收、反饋的過程,而是一種全新的認知過程。課程的建設也不再只是師生傳授,需要更加關注進度設計、用戶感受、社會參與等。

  “線上教育是網際網路革新課程的重要形式,但淺層學習、保持率低等也是常見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余勝泉説:“網際網路課程更需要關注學習認知和學習活動的設計,在這一方面,或許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將激發顛覆性變革。比如,當課程後臺大數據顯示,在課程進行到某一時段時,有超過一半的學員做出了暫停或回放的動作,那麼課程開發人員就可以了解課程的難點所在,並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內容。”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