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是導致韓國霧霾污染罪魁禍首?這家韓國媒體有話要説!

2018-01-19 15:46: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綜合報道】近年來,中韓民眾都深受霧霾困擾,然而每當霧霾天來臨,就有不少韓國媒體將矛頭指向中國。近日,有韓媒發出了清醒反思的聲音。19日,韓國《中央日報》數字內容研究室次長李京熙發文質疑,霧霾污染是否真的怪中國?

  文章稱,來自中國的霧霾污染是世界各國的企業和全球各地的消費者活動的結果。從中國停止進口垃圾事件可以看出,中國有意逐漸擺脫用污染和危險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戰略。韓國自己也應該回過頭來反思一番,自己是否做到了可持續的生活。

  以下為原文:

  霧霾污染真的怪中國嗎?

  在韓國氣象廳發佈霧霾空氣污染預警、首爾公共交通免費供市民乘坐日子裏,我們從顯示全球大氣空氣品質指數的AQI(Ari Quality Index)網站地圖上可以看到,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的部分地區呈現出比首爾紅色預警更加嚴重的紫色或褐色警報。這讓人們不禁感到絕望,既然韓國霧霾污染的罪魁禍首是中國,韓國自己再怎麼努力,又能有什麼作用呢?而且,為了隔離來自中國的霧霾污染,韓國人還不得不購買“中國製造”的空氣凈化器,令人倍感厭煩。然而,中國真的是導致霧霾污染的罪魁禍首嗎?

  中國去年年末全面停止進口可回收垃圾,對每年向中國出口50萬噸塑膠垃圾的英國來説,堪稱晴天雷劈。將這些塑膠垃圾銷毀或填埋,不可避免會造成環境污染,而垃圾的規模之大又無法將其堆置起來不管。最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宣佈將在25年內消滅所有塑膠垃圾。然而,環境運動團體對此表示嚴重抗議,主張英國應當制定一個25個月而非25年的垃圾處理非常對策。

  發達國家之所以能夠擁有清潔的空氣和舒適的環境,是因為它們將污染轉嫁給了中國或印度等渴望經濟發展的亞洲國家。“危險外包”不僅存在於一國國內的外包和轉包中,在全球範圍內同樣存在。

  詳細分析物流和運輸的書籍《移動的未來(Door to Door)》中指出,為生産一部蘋果手機,蘋果需要在三個大洲之間調配材料和零部件。有的時候,一個零部件需要被運往另一個國家和其他零部件一起組裝成模組後,再被運往中國的成品組裝工廠進行組裝。最後,從材料開採到産品被送往消費者手中,中間過程的運輸總里程高達38.6萬千米,相當從地球到月球的往返距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此過程中可能産生多少二氧化碳、灰塵和污染物質。

  無數個跨國企業都在利用這種方式進行物流管理最優配置,減少庫存壓力,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實現利潤最大化,降低産品成本。而這一切,都使得消費者得以輕易購買到性價比較高的商品。也就是説,來自中國的霧霾污染是世界各國的企業和全球各地的消費者活動的結果。

  從停止進口垃圾事件可以看出,中國有意逐漸擺脫用污染和危險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戰略。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還建成了一座100米高的世界最大規模空氣凈化塔。中國開始擔心本國的空氣品質,這對於韓國國民的呼吸權也是一件幸事。然而,我們能做的難道只有期待中國採取行動,讓世界工廠轉移到離我們更遠的國家嗎?難道我們不也應該回過頭來反思一番,自己是否做到了可持續的生活呢?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