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媒體走轉改】動圖報道|扶貧新姿勢!這裡住新房,跳廣場舞成標配

2018-01-19 13:07: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光明網六安1月18日訊(記者王明江)在北京東五環旁的興隆公園,兩對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在冬日陽光的照射下,正高興地跳著交誼舞,引得眾人駐足觀看;而在距離北京1014公里外的安徽金寨縣白塔畈鎮劉衝村,一些才脫貧不久的村民也趕上了時代潮流,在村裏的籃球場上跳起了廣場舞……

  住新房提收入 貧困戶笑開顏

  時光回到2016年12月份,劉衝村16戶貧困戶共57人住進了新房……在這之前,村裏的貧困戶住在荒山坡上,住久了就産生了感情,不願意搬出。“當時你説這個地方再怎麼好,他們都不相信”。白塔畈鎮黨委書記曾凡豪回憶到。2016年,劉衝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完成後,人一下就聚集起來了。村裏的老人們也感嘆,“有生之年能住上這樣的房子,是沒想到的”。“不僅把房子建好了,道路、綠化、路燈、排污等配套工程也已經完善。”曾凡豪説到這,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據了解,劉衝村2016年一期建成住房60套,解決了60戶245人的安全住房問題。其中貧困戶16戶57人,移民戶13戶37人,一般危房戶35戶173人,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共4戶9人。

  貧困戶不僅可以搬進新房,搬遷後還可能剩餘幾萬元現金。“除了老房子拆遷後政府補償的那部分錢,根據貧困戶家庭一口人兩萬元的補貼,如果是一家三口的話,就能從政府拿到六萬元。有的老房子比較大,拆遷補貼能夠拿到十幾萬元。房屋造價一千元一平米,房子總價十萬,按照這麼一算,反而還能剩下幾萬元。”曾凡豪向記者介紹了一些拆遷時的補償細則。

  金寨縣專門實施了扶貧光伏項目,每個貧困戶可以貸款入股5000元,每年分紅3000元,4年的期限內可收入12000元。除此之外,農戶還可以自家建設分散式光伏,上級也會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建成後,每年可增收3000元左右。圖為劉衝村扶貧光伏項目。

  如今,搬入新房的貧困戶既住得好,還有穩定的收入,村民的臉上洋溢著微笑。過去,這些貧困戶的收入主要靠種一些糧食,收入甚微。現在貧困戶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得500元每畝的收入。另外,光伏農業生態産業園區的地裏種植了茶葉。”到了豐收的季節,企業會以一天一百元的價格雇請貧困戶和其他村民摘茶葉,三個月下來,村民們就能掙到九千塊了。”曾凡豪説到。

  一些年輕人,他們會選擇外出打工掙錢。而那些年齡大,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村裏會就近安排工作,“在光伏企業裏,他們也能做工”,曾凡豪説到。流轉土地帶來的穩定收入,再加上在外打工的收入。這樣一來,貧困戶的收入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貧困戶全部搬遷入住新房後,為了解決老百姓對文化娛樂生活的需要,金寨縣撥款60萬元用於脫貧攻堅項目資金,配套建設了農民文化樂園。據了解,劉衝村農民文化樂園按照“一場兩堂三室四墻”的結構進行設計建造。“一場”為綜合文體廣場,有大舞臺、籃球場等設施;“兩堂”為禮堂、講堂;“三室”為圖書閱覽室、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室、文化活動室;“四墻”為村史村情展示墻、民風民俗展示墻、崇德尚賢展示墻、美好家園展示墻,“四墻”主要是展示村莊歷史沿革、文化遺産;介紹積極健康的家訓、族訓;展示本村道德模範、優秀學子、好人好事等;展示美好鄉村風貌、村莊發展遠景規劃等。

  在建設農民文化樂園之前,老百姓的活動都很分散,有的睡覺,有的看電視,還有的打牌。建完之後,最多有近300人在文體廣場跳舞或參加其他各項文化活動。“每天都會跳廣場舞,從下午七點跳到九點”,“跳舞的有老年人、中年人,四十多歲的有、五十多歲的有、還有七十多歲的。”劉衝村村民爭相告訴記者他們對於廣場舞的熱愛。對於他們而言,原來的生活環境根本不允許他們參加娛樂活動,更別提火遍中國各個城市的廣場舞了,“怎麼可能跳!原來都住在山旮旯嘞”,一村民告訴記者。“農民文化樂園改變了村民的生活習慣。”白塔畈鎮鎮長吳飛説到。

  俗話説,“開卷有益”,圖書館的存在,也大大提升了村民們的綜合素質。“下雨天,閒的時候,村民們都會去看書。”鎮黨委書記曾凡豪説到,“書的種類很多,儘量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孩子們喜歡的畫冊、科技以及健康類的書籍在這裡都有。而村與村之間也會經常交換圖書,縣裏的圖書館也會經常送書過來。

  而在農閒或者晚上清閒的時候,村民們會來到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室,他們在這裡使用電腦進行資訊查詢和網路知識學習。未來,白塔畈鎮還將對劉衝村農民文化樂園的發展給予更大的支援。

  可以説,劉衝村物質扶貧上不僅用了心,還下了狠功夫。極具特色的光伏扶貧、小額貸款扶貧、特色産業扶貧等扶貧措施,大大地改善了村民們的物質生活水準。同時,農民文化樂園的同步推進,也讓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精彩豐富。未來,在劉衝村的文化廣場上,將不只有廣場舞,送劇下鎮,送電影下鎮等文化活動都會作為常規活動在文化廣場舉辦,從而進一步豐富老百姓的文化娛樂生活。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