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夢實踐者]萬小平:把患者當親人 化絕症為希望

2018-01-17 10:3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對病人要百分百好,做到99分都不行!”這是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黨委書記萬小平一句擲地有聲的話。從醫數十年,他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滿腔的熱情,向醫學領域的高難度進軍。

  醫術:永攀科研“珠峰” 

  患了妊娠合併宮頸癌,保大人還是保小孩?萬小平的回答簡潔有力:“都保!”在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萬小平和夥伴們接下這一世界級難題,交出了完美答卷。

  曉娟(化名)是位年輕女性,從結婚開始就期待著新生命的降臨。然而,命運捉弄人,在得知懷孕喜訊後不久,剛剛進入孕中期的她即被診斷為妊娠合併宮頸癌。不幸中的萬幸,曉娟來到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得到了萬小平帶領的産科、婦科、新生兒科、手術麻醉科、病理科、檢驗科、放射科和護理部等多學科專家團隊的聯合救治。考慮到患者病症情況、妊娠階段、胎兒早産風險等種種因素,萬小平團隊反覆查閱資料、細緻斟酌、調整治療及分娩方案,最終制定出適合患者病情和胎兒發育的治療方案。

  按照治療方案,曉娟在懷孕28周後開始接受一期化療。妊娠至32周時,結合病情和曉娟意願,由上海一婦嬰産科主任應豪親自主刀實施剖宮産,寶寶出生評分非常高;緊接著,萬小平親自主刀,實施宮頸癌根治術。最終,母子平安,萬小平和他的隊友們長舒了一口氣。

  權威數據顯示,約1/3的宮頸癌患者為生育期女性,發病率大約為每1000次至5000次妊娠發生1例。宮頸癌根治術是婦科最難的手術之一,對妊娠期患者實施手術更是難上加難,是對患者、家屬以及醫生的嚴峻考驗。

  “我們天天面對的都是新生命,再難的骨頭也要啃下來。”從醫36年的萬小平一直這樣要求自己。

  醫道:不忘初心敬佑病患 

  在萬小平眼中,好醫生的標準就是要做到百分之一百對患者負責,差一點都不行。他時常和學生們講起他讀碩博期間的導師——著名婦産科專家王佩貞教授、蘇應寬教授的言傳身教,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即起床讀書,鑽研文獻,始終保持敬業的工作態度。萬小平稱讚導師們“是真正的好醫生,把全身心都奉獻給了婦産科醫學和病患”。

  萬小平身體力行著導師們的教誨:每天早晨不到7點,他就早早地來到醫院,抓緊處理一些行政事務後即入病房查看每位患者的病情、手術情況,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在盡心盡力承擔著大型醫院的綜合管理職責之外,他還擠出盡可能多的時間,穿上手術衣,走進手術室,親自主刀做婦科疑難複雜手術。萬小平每週的時間安排密集緊湊,行政會議、門診、手術、查房……節奏分明,快速高效。但是無論行政日還是手術日,他每天最後的一項工作總是再次來到患者的病床前看一看,問一問,了解各項情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要有一點時間,包括週末、節假日,萬小平都會來到醫院病房查看病人情況,真正把服務病人放在優先位置。行政樓下,他上下班開的小白車,是每天最早停放的一輛,也是最後開走的那輛。

  2015年底,孫女士在當地醫院被確診為宮頸癌,可惜的是已經錯過了手術最佳時間。這一晴天霹靂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她四處求醫,但一次次被拒之門外,被告知“太晚了,沒辦法手術了”。孫女士深陷絕望的深淵:還沒有看到子女結婚生子;還沒有好好照顧長輩,還沒有陪著老伴安享晚年;還有許許多多的心願沒完成……她徹夜難眠,淚流不止:難道自己真的沒救了?沒有醫生可以幫助自己戰勝病魔嗎?

  走投無路之際,一位老鄉勸孫女士到上海去看看,試試找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萬小平醫生,“萬醫生是治療婦科惡性腫瘤的專家,或許有希望”。只要有一線生機,就絕不放棄!孫女士連夜收拾行李,赴上海求醫。數九寒冬,孫女士來到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看了萬小平的門診。大專家真誠的微笑、沉穩的問詢,讓孫女士已經涼透的心升起一絲暖意。

  在仔細查閱病史、做了相關檢查後,萬小平一邊安慰、一邊鼓勵孫女士:仍然有手術治療的希望,需要你堅強地與病魔作抵抗,受點苦,先做一次化療。

  這次門診,成功地讓孫女士重新燃起了對生命的渴望和對抗病魔的勇氣,也完全改變了她已經被宣判“死緩”的人生。帶著新的期盼,按照萬小平醫生的治療方案,她回到老家開始化療。儘管第一次化療過程痛苦萬分,可她緊咬牙關挺了下來。2個月後,帶著化療後的檢查報告,她第二次來看萬小平的門診。“安心入院吧,馬上安排詳細的會診,準備迎接手術。”聽到萬小平醫生篤定的吩咐,孫女士的大腦瞬間蒙了:我還有活下去的機會,太棒了!巨大的震撼和驚喜令她百感交集,一個字都説不出來。

  診療期間,萬小平和他的團隊像家人一般,用鼓勵的眼神、親切的話語,不斷溫暖著孫女士的身心。最終,在萬小平團隊的治療下,孫女士的手術非常成功,她與家人的生活迎來了新希望……

  一枝獨秀不是春。如今,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在萬小平的帶領下,已形成能打硬仗的醫療專家隊伍,全院教研呈現跨越式發展的態勢:2016年獲得1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獎;2017年,萬小平作為學科帶頭人申報的“婦産科學”喜獲臨床重點學科立項……(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