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媒體走轉改]千龍網記者見證深圳40年“改革碩果”

2018-01-16 15:08:00
來源:千龍網
字號

  一首《春天的故事》曾家喻戶曉,故事開篇于中國南方的邊陲小鎮——深圳。

  1979年的深圳開啟了中國歷史上一場偉大變革——改革開放。時至今日,改革開放的腳步隨之走過40載。

  1月15日,千龍網記者跟隨“新時代 新夢想”2018年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採訪團抵達廣東深圳,見證“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的改革碩果。

  近500件展品敘説40年巨變

  記者走進深圳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歷史的指針重新撥轉到1979年。

  當年7月的蛇口響起了震天的開山炮,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聲炮響,其標誌著蛇口工業區的建設正式動工,蛇口就此成了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特區。

  2017年12月26日,這座中國首家以“改革開放”為主題的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近500件展品還原出最真實的時代記憶。

  一張張歷史畫卷、一段段視頻音像、一個個老物件……有著“改革試管”美譽的蛇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起筆和原點,進行一系列探索的線路圖清晰可見。

  據介紹,博物館內這些第一手資料,從上至下完整地還原了蛇口工業區創立的歷史背景與過程,以及特區建設者們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創業歷程。

  佇立在博物館內的一組沙盤前,深圳海岸線的衛星圖清晰地描繪出深圳改革開放40年的變化。

  40年間,深圳海岸線隨城市填海建設漸漸改變。海岸線內,一座座城市地標拔地而起,築起一座廣廈林立的國際大都市。短短40年間,曾經一片貧瘠與破落的深圳已經歷多番巨變,成為創新的智慧之城。

  “人才會客廳”演繹深圳速度

  刻著“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的人才語錄石醒目地立在深圳人才公園入口處。

  全國首個以“人才”命名的主題公園位於深圳南山區,2017年11月1日正式開放。

  “如果説創新是南山的經濟底色,那麼繪就這種底色的就是人才;如果説創新驅動是南山發展的主導戰略,那麼人才優先發展就是這一戰略的核心內涵。”在深圳南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黃健看來,城市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記者看到,園內的人才星光橋上立了80根人才星光柱,上面印刻著來到深圳的諾貝爾獎得主、全職院士、“千人計劃”專家等,該橋成為全世界“含金量”最高的一座橋;人才雕塑群和人才功勳墻,以“火紅的年代”“春天的故事”“創造的時代”3個組團9組雕塑,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人才變遷史,紀念和表彰為深圳建設和發展作出歷史性貢獻的各類人才群體。

  “古有武林高手華山論劍,今有天下英才南山築夢。如果説,華山論劍只是武俠浪漫傳説,坐落在南山後海片區的深圳人才公園就是夢想照進現實的最佳寫照。”深圳市南山區人資局局長邵侃彥介紹説。

  南山區現有從業人員和常住人口中,人才(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總量為66 萬人,佔全區160萬常住人口的41.25%。其中,引進諾獎獲得者5人,全職院士15人,中央“千人計劃”230人,“孔雀計劃”累計1865人,省、市創新團隊總數77個,市高層次人才累計3000多人,在站博士後1546人,博士8000多人,“海歸”學子5萬多人,高科技人才高達10萬。

  自2016年制定實施《關於加快實施“領航計劃”打造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生態先行區的意見》以來,南山招才攬智,收穫頗豐。

  “人才是南山過去取得輝煌成就的戰略支撐,更是南山新時代勇當尖兵、再創新局的核心所在。”黃健説,當下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堅持“科技創新+總部經濟”雙輪驅動,深入推進人才強區戰略,奮力邁進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為深圳打造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貢獻南山力量。

  “智慧因子”植入城市治理

  深圳寶安區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巨大的螢幕被各種數據、實時監控畫面填滿。

  記者了解到,這個依託大數據構建的指揮中心是兩年來深圳寶安區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成果。

  “這個大數據資源中心,匯集了市區71個部門659項業務數據、4.1萬路視頻,實現24個系統的數據實時共用,成為寶安區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和大腦。”據現場工作人員解釋,針對部門之間資訊不共用、系統不相容等問題,建成一個大數據中心、一個機房、一張網路,形成“共用實用安全”的資訊基礎設施體系。

  目前,已在“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網格化智慧管理、智慧管控、聯合應急、“大誠信+”、公眾資訊服務等多方面取得成效。

  “消防處置中,構建了5分鐘消防圈。”現場工作人員回憶,2017年5月25日淩晨,新安街道上川社區發生火災,從市民報警、區聯合應急指揮體系下達警情、消防隊員響應出發和到達現場,僅用了2分23秒,3分鐘內救出了7名被困人員,6分鐘撲滅明火。

  寶安區還在治理方式上進行改革,利用“小網格”撬動城市“大治理”。目前,寶安區建立了1個區級大網格、10個街道中網格、124個社區核心網格、4833個工作微網格,完成“人、格、物、事”落圖落格,實現消格、安格、警格、查違格和124個社區的深度融合,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重點難點問題的精準發現和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寶安區作為深圳市信用體系改革唯一試點區,如何讓這張覆蓋全寶安的“信用網”發揮實效?寶安區做了多種嘗試:通過對接寶安區義工系統,實現全區義工資訊納入區公共信用資訊平臺;通過對接寶安文體旅遊局,建成深圳首個文體旅遊市場誠信管理平臺,破解“小隊伍大市場”難題。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