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些“創客”,少些“看客”

2018-01-05 09:46: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近期,一段黑龍江亞布力陽光度假村董事長毛振華“雪地陳情”的視頻,在網路上廣泛流傳。毛振華對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有關工作提出質疑,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

  事件高熱度背後,既顯示出人們對東北振興的無限期待,又體現出人們對東北地區加快優化營商環境的迫切願望。雖然營商環境問題不僅在東北存在,在全國各地也一定程度存在,但現階段東北地區與發達地區在這一方面的確存在較大差距。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東北振興,加速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必須越過的檻。

  當前,東北地區經濟依舊處於負重前行、爬坡過坎的重要階段,加快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是當務之急。近年來,東北地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加快東北振興的一系列意見措施,在加快解放思想和改變經濟結構單一問題的同時,也通過簡政放權、軟環境建設、組建民營企業家商會等措施在優化營商環境問題上做了大量工作,一些地方民營企業比例和域外投資數量得到了一定提升。

  然而,不容否認的是,東北地區的營商環境還存在諸多問題,“JQK”現象(招商引資時先用“空頭支票”把企業“勾住”“圈起來”再“揩油”)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政府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的問題還較為突出,民營企業家的權益保障還有諸多短板,毛振華反映的問題可能不是最後一個。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如何通過不懈的努力加快破解這些問題,既是東北地區各級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又是外界需要幫助東北的重要方面。

  東北地區曾為新中國建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板塊,其振興發展,不僅是東北地區廣大幹部群眾的事情,也是全國人民都需要想辦法出主意的事情。從黑龍江及時介入調查毛振華提出的問題來看,東北歡迎毛振華這樣敢於直言的投資客商,東北也不懼怕尖銳的意見建議,但只直擊痛點還遠遠不夠,需要找出醫治痛點的良方。

  當前,關鍵問題是要把目的放在解決東北地區營商環境等問題上,政府要進一步把優化營商環境的文件和舉措落實到真正服務企業上,多為企業排憂解難,讓企業感到在東北投資興業是幸福的,助力東北加快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高地。如果相關問題一件件得到解決,推動地方體制機制完善,東北的營商環境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優化。從這個角度來看,“雪地陳情”也好,仗義執言也罷,都是在為東北振興建言獻策。

  每當東北出現一些營商環境的問題,“投資不過山海關”這句話經常被提及。然而,不能只是吐吐槽,説一句東北沒有希望了就算了。長遠來看,要想實現東北振興,更需要多一些“創客”,少一些“看客”。

  所謂“創客”,不僅指一般意義上的創業者,更指的是幹事創業的各類人群。東北振興作為國家戰略,需要大批區域外投資者前來投資興業,也需要大批區域外具有先進管理經驗的幹部和人才來幫助東北實現從思想觀念到體制機制的革新,推動東北營商環境的改變,推動東北經濟結構轉變,進而加速推動東北振興。

  一方面,東北振興,需要更多區域外“創客”前來投資興業。東北地區經濟結構單一,民營經濟發展還有很多不足,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發展品質都存在較大發展空間,這也是發展潛力所在,這為區域外“創客”幹事創業提供了較大的事業施展空間。

  另一方面,東北地區幹部思想觀念和東北地區體制機制也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更多的區域外幹部帶來先進管理經驗,通過一系列制度革新,發揮好鯰魚效應,加快改變東北幹部的“等靠要”思想,實現政府管理和服務的脫胎換骨。中央已經明確讓東北三省對接先進地方,這其中就包括幹部交流,這樣的交流可以步伐再大一些,視野可以再廣一些,交流的範圍可以再大膽一些。

  推動東北振興千頭萬緒,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持續不懈、久久為功。發展民營經濟也好,調整經濟結構也好,改善營商環境也好,各方在看待東北振興問題上,都需要多幾分建設性,少一些不負責任的指責,多些“創客”少些“看客”。唯有如此,東北振興才不是夢,也才能加速實現。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