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奮鬥多一點 幸福足一點

2018-01-02 09:0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湖南衡陽市民參加元旦環城賽跑。劉愛成攝(新華社發) 

 

  江西都昌縣遊客用煙花棒畫出“2018”字樣。傅建斌攝(人民視覺) 

  辭舊迎新,2018年踏著晨光來到我們身旁。元旦假日,各地群眾或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或以堅守崗位的努力,迎接新年的到來。

  全民健身、讀書充電,新年活動豐富多彩 

  元旦期間,重慶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歡聲笑語迎接新年到來。2017年12月31日晚,重慶西站舉行亮燈儀式,長達10分鐘的煙火秀璀璨綻放,眾多市民齊聚站前廣場拍照留念,喜迎新年的到來。在九龍坡區九龍外灘廣場,百台鋼琴同奏鋼琴協奏曲《黃河》;在酉陽酉州古城,嗩吶表演、舞獅等精彩節目接連上演;北碚區舉行文創市集吸引眾多市民前來,人們在遊玩的同時品味到了巴渝文化。

  “石板路變得整潔乾淨,破舊的老房子按照原貌修葺後顯得更加古樸。”元旦當天,廣西崇左市江州區馱盧古鎮裝點一新,吸引眾多遊客。去年,馱盧鎮利用入選“廣西百鎮建設示範工程”的契機,投資7000多萬元進行古鎮改造,古鎮面貌煥然一新。

  新年第一天的清晨,申城迎接2018年第一縷晨曦活動在“上海中心”119層上海之巔觀光廳舉行。清晨工作者代表、廣播聽眾代表和各界嘉賓一起,在中國第一高樓共同迎接新年曙光,送出新年的問候。新年登高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上海交通廣播《早安,上海》節目同步在現場開啟,4位廣播主持人和聽眾、嘉賓們一起通過電波發出新年問候。本次活動特邀了多位清晨城市工作者代表參加,他們來自航空、醫療、郵政、公安、環衛、水務、建設、交通等許多行業。這些淩晨時分就上崗工作、用辛勞迎接太陽升起的人們,是城市有序運作的保障。元旦假日,上海全市聯動,6萬餘名申城市民在濱江公共空間、各大城市地標旁,以長跑、登高、健步走、騎行等全民健身活動迎接新年的到來。

  辭舊迎新,廣東東莞市麻涌鎮華陽湖邊,歌聲歡快、綵燈閃耀。這不僅是一場跨年晚會,也是一場慈善盛會。募集到的捐款,將全部用於麻涌鎮的慈善事業和扶貧濟困,惠及孤兒、重度殘疾人、60歲及以上困難老人等困難群體。每到歲末年初,麻涌華陽湖扶貧濟困慈善活動就成為全鎮慈善文化的重要傳統盛會。剛短短幾天,全鎮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各村(社區)就積極行動,已認捐善款達2000萬元。2017年12月31日20時,由東莞市慈善會麻涌分會聯合麻涌華陽湖慈善會共同舉辦的扶貧濟困慈善晚會再度上演,吸引了上萬市民遊客參與,又引發一波捐款熱潮。漳澎村村民林淦池行動不便,作為受助者他感慨地説,黨委政府和麻涌人民的關懷,真切地改善了他的生活,令他在冬日裏倍感溫暖。

  近日,浙江杭州各大圖書館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以書香迎新年、慶元旦。浙江圖書館“2017我與書的故事”主題活動,從2017年12月23日開始舉辦,將持續到2018年1月7日,邀請普通讀者説説自己與書的故事,分享閱讀的喜悅。在杭州圖書館科技分館,小讀者跟著書法老師學習用各種字體書寫“元旦”,還自己動手製作新年燈籠。此外,迎新詩歌朗誦會、古琴音樂會、花藝學習體驗等文化活動,讓市民的元旦假期豐富多彩。

  元旦假期,黑龍江哈爾濱市用形式多樣的文化演出來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光輝時刻”之哈爾濱——王立平作品交響音樂會于2017年12月29日晚在哈爾濱大劇院上演,為觀眾奉上一台藝術盛宴。同日,哈爾濱市“春之聲”經典朗誦會在哈爾濱學院音樂廳舉行。朗誦會主旋律強勁,正能量飽滿,一首首經典詩歌令大家沉浸其中,心靈得到極大滋養。

  堅守崗位、踏實苦幹,在奮鬥中得到幸福 

  “聽到習近平主席説‘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時,作為奮戰在重點工程一線的普通作業人員,我不禁心潮澎湃。”元旦當天,中建三局武漢地鐵21號線項目的90後盾構司機周嘉新正駕駛著500多噸重的盾構“巨龍”,在地下十幾米深處掘進。

  元旦假期,中國商飛公司員工、“大國工匠”王偉和同事們仍然堅守在車間崗位,加班加點製造飛機零件。“幹事業需要一步一個腳印。2018年的任務更重,我們的鬥志也要更加高昂。我們的國家正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就需要我們更加踏踏實實好好幹。”“‘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為全體商飛人的2017年畫上了完美而幸福的句號!”2017年最後一天,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又一次提到C919大型客機。聽完賀詞,C919大型客機的首飛機長蔡俊最大的感觸是,“幸福和事業都是奮鬥出來的!”

  地處庫布其沙漠邊緣的內蒙古達拉特旗風水梁鎮正是“貓冬”時節。元旦,記者走進貧困戶郝志強家,卻看到一派忙碌的景象。“起兔糞這種重活我幹不了,孩子放假了回來幫把手,平時我雇人幹,人癱志不癱。”郝志強説。2008年,原住大納林村的郝志強中風,治病花光了積蓄,還欠下1萬多元債,一家人生活困難。2010年春,他響應政府號召養殖獺兔,第四年看病的債就還清了。如今,他家一年出欄獺兔2000多只,可獲利近4萬元。“我計劃一兩年內買房子,在這裡紮根。”郝志強信心滿滿地説,“這些年來,我越奮鬥越自信!”(記者李堅、龐革平、沈文敏、曹玲娟、賀林平、江南、方圓、程遠州、丁志軍報道)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