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7,習近平治國理政的“言”與“行”

2017-12-31 09:31: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新時代”,是2017年讓人最難忘的詞。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這一年,黨的十九大召開,經濟快車平穩向前,民生保障持續改善,中國方案惠及世界……

  這一年,作為時代藍圖的擘畫者、大國航船的掌舵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路清晰、方向堅定。口言之,身必行之。期間,許多妙語金句,振聾發聵、膾炙人口,深刻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進程。

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圖片來源:新華網)

  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圖片來源:新華網)

  對中國説—— 

  “只要我們13億多人民和衷共濟,只要我們黨永遠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2016年12月31日,習近平通過電視、廣播、網路發表2017年新年賀詞,為這一年定下了砥礪奮進正當其時的昂揚基調。

  這一年,在習近平的擘畫中,五大發展理念繼續引領中國未來。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創新,是習近平謀劃發展全局的一步重要“先手棋”。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個新城,形成北京新的‘兩翼’。這是我們城市發展的一種新選擇。”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為協調發展理念寫下漂亮的一筆。

  生態興則文明興。2017年,習近平在生態問題上依然毫不懈怠:“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不斷發展的“開放”理念,依然是習近平這一年的關鍵詞、高頻詞。“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要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2017年6月,在太原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時,習近平要求:“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對“共用發展理念”的最好闡釋。

  “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於人民。只要我們深深紮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 一年來,習近平落子“五大發展理念”,一字一句都訴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情懷。

1

  對世界説—— 

  2017年,習近平繼續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破浪前行。

  1月1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遠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總有一天會在大海中溺水而亡。” 毅然融入經濟全球化,抓住一切機遇大膽開放,中國找準了自身發展路徑,創造了發展奇跡。

  5月14日-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表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

  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召開,習近平在會議期間説:“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不是要動誰的奶酪,而是要努力把世界經濟的蛋糕做大。”

  11月10日,越南峴港,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中國人民講求以和為貴、協和萬邦。我們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做世界和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之錨。”他首次面向世界系統闡述新時代中國發展理念,為亞太繁榮發展提供思路。

  “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重申立場,為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心聚力。

1

  對“最牽掛的人説”—— 

  “新年之際,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吃得怎麼樣、住得怎麼樣,能不能過好新年、過好春節。”

  習近平的新年賀詞情真意切,為這一年老百姓滿滿的“獲得感”寫下序曲。

  面對“最牽掛的人”,習近平總是話語平實:“希望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讓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十九大報告203次提到“人民”。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的奮鬥目標:“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 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莊嚴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1

  對“最可愛的人”説—— 

  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90華誕。

  “全軍將士們!你們要堅定不移堅持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聚焦備戰打仗,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

  7月30日,作為最高統帥,習近平對全軍發出號令。

  這個令人熱血沸騰的時刻,印照著這一年中國軍改的奮鬥足跡。

  強軍之路,科技先行。2017年3月12日,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講話時,習近平強調:“下更大氣力推動科技興軍,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為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人民子弟兵。”2017年8月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説。

  永葆優良作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初心。

  12月13日,在視察第71集團軍某旅“王傑”班時,習近平叮囑基層官兵要牢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傑精神”。他説:“王傑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學習踐行王傑精神,讓王傑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在習近平的帶領下,中國軍隊整裝出征,從容而自信地開啟強軍新征程。

1

  對青年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17年12月30日,習近平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的回信中這樣熱情洋溢地寫道。他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與青年頻頻互動,對當代中國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同大家推心置腹談理想信念、人生價值、奮鬥成長。

  如何度過寶貴的青年時光,什麼是青春的正確打開方式?習近平説:“珍惜韶華,潛心讀書,敏于求知,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畢業後為祖國和人民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青年時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有多重要?習近平説:“廣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不斷培養高潔的操行和純樸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為高尚的人。”

  習近平在青年時代就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不管是中國古典文化,還是外國經典名家,都能信手拈來、如數家珍。他將寶貴經驗分享給青年朋友:“青年處於人生積累階段,需要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習近平還囑託他們:“特別是要克服浮躁之氣,靜下來多讀經典,多知其所以然。”

  十九大報告中這樣寫道:“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偉大的新時代,正在召喚堪當大任的新青年。

1

  (文/樊帆 設計/石天馨 策劃/李璇 李丹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