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後首次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習近平提出哪些要求

2017-12-29 12:1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

  【學習進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5日至26日召開民主生活會,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召開的首次民主生活會,習近平對中央政治局同志提出了哪些要求?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中央政治局在年底召開民主生活會,進行自我檢查、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已成為這幾年的慣例。12月25日至26日,十九大後首次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召開,習近平主持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對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同志提出一系列要求。

  中央政治局同志的主要任務是啥?

  習近平指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主題,也是中央政治局同志的主要任務。

  “清談誤國、實幹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實現十九大確定的目標,離不開全黨腳踏實地、真抓實幹。中央政治局同志身居黨的最高領導層,必須帶頭崇尚實幹,力戒空談。

  習近平強調,這是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領導幹部黨性和政績觀的重要標誌。

  回顧十八大以來的5年,求真務實始終是習近平抓各項工作的一條紅線。5年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這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體力行、真抓實幹密不可分。

  十九大剛剛閉幕,習近平就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突出強調,要在做實上下功夫,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帶好頭,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把分管的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這次民主生活會,習近平再次告誡中央政治局同志,抓落實來不得花拳繡腿,光喊口號、不行動不行,單單開會、發文件不夠。要真正把工作落到實處,習近平提出,要有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這4個“勁”就是要明確,中央政治局同志不但要“擼起袖子加油幹”,還必須“一張藍圖繪到底”。

  抓好落實,首先要對真實情況了然于胸,必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習近平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

  如何用好這個傳家寶,練好這一基本功,一句話概括——“身入”更要“心至”。習近平強調,中央政治局同志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這與他在2016年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提出的“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一脈相承。

  這次民主生活,習近平一連提出5個“圍繞”,就是要從5個方面著力,抓住老百姓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

  中央政治局同志應具備怎樣的黨性修養?

  黨的十九大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明確提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

  保證全黨做到,前提是中央政治局同志首先做到。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強調,這是對大家黨性的考驗,也是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十八大以來的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開拓進取,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事業成功的根本所在。

  正如習近平所説,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重要經驗,是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建黨原則。

  這就要求中央政治局同志要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明確的政治準則和根本的政治要求,也就是要當政治上的明白人。

  習近平對此提了4句話:在思想上高度認同,政治上堅決維護,組織上自覺服從,行動上緊緊跟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

  具體到各個層面,習近平都對中央政治局同志提出了十分細緻、明確的要求。

  在作風上,必須帶頭樹立正確政績觀,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不僅要帶頭不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而且要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種種表現進行堅決鬥爭。

  在廉潔自律上,都應該明史知理,不能顛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義利、放縱了親情。

  在理想信念上,要勤於檢視心靈、洗滌靈魂,校準價值坐標。

  同時,習近平強調,要增強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要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堅決反對特權現象,樹立好的家風家規。

  中央政治局同志應保持怎樣的精神狀態?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是生於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於憂患的政黨。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分析我國當前的形勢指出,國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的矛盾和問題發生了深刻變化,發展階段和發展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工作對象和工作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對我們黨長期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的要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這5個“深刻變化”意在強調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必然會面臨困難和風險,必須時刻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央政治局同志在重要領導崗位,尤其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

  前不久,習近平就新華社一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指出“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覆性,糾正“四風”不能止步,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擺擺表現,找找差距。

  12月18日至2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作出強力部署。其中首先就強調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求重點防控金融風險,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産、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迴圈。

  ……

  十九大後,習近平這一系列要求和部署,鮮明體現著一種憂患意識。對於中央政治局同志來説,就要做到知危圖安,盡職盡責、勇於擔責,著力破解突出矛盾和問題,有效防範化解各種風險。

  習近平為何對中央政治局同志從嚴要求?

  要治理好我們這個大黨、治理好我們這個大國,必須抓“關鍵少數”。

  “己不正,焉能正人”,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組成人員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全黨看這裡的信號,全黨以這裡為尺規。習近平説,把這部分人抓好了,能夠在全黨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這5年,全面從嚴治黨從中央政治局立規矩開始,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十九大前,習近平主持的每一次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中央政治局同志都要帶頭進行自我檢查、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正是由於堅持以上率下,才形成了“頭雁效應”,全黨自覺看齊、對標,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在全面從嚴治黨歷史進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九大閉幕後僅三天,中央政治局會議便審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閉幕剛剛兩個月,中央政治局又召開民主生活會。

  這些舉措就是要傳遞一個明確信號——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永不鬆勁、永不停步,新起點上要再部署、再出發,一刻不停歇地向縱深發展。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