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輿論盤點特朗普一年來“政績” 批評者稱其破壞美國國際地位

2017-12-29 09:54: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德國、加拿大記者 青木 陶短房 王偉 陳一 柳玉鵬】“問題是我們怎樣利用社交媒體保持觀點多樣性,而不是最終導致一個分裂的社會。”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播出的節目中不點名地猛批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推特治國分裂美國。

  這是奧巴馬卸任後首次接受採訪,他呼籲“位高權重的人使用網際網路時必須負起更大責任”,明顯在影射特朗普。儘管從上任以來直至今天,特朗普不停地在推特上誇耀自己的政績,但美國媒體近兩天在盤點特朗普上臺一年做的大事時卻充滿了負面消息:一年來都沒舉辦過一次國宴,1/3時間待在自己的産業上。

  2018年即將到來,美國和眾多國際媒體紛紛盤點特朗普一年來的“政績”。《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稱,“特朗普將在白宮內結束其執政第一年的時光,這一年充滿了分裂和不滿、混亂和抵抗。”批評者認為特朗普執政帶來的後果就是破壞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在國內則導致反種族歧視政策、社會正義和社會穩定的失敗。

  許多媒體發現,特朗普是近一個世紀以來第一位在執政第一年內沒有舉辦國宴的美國總統。對此,有人批評稱,國宴是一個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曾在三屆共和黨政府中工作過的邁克布萊德稱,國事訪問和國宴通常被認為是國家之間展示友誼和戰略關係的象徵,“白宮應該成為彰顯這一點的舞臺”。美聯社則認為,國宴不僅開銷巨大,而且充滿了繁文縟節。外交學者網站專欄作者龐達稱,特朗普當初競選成功的一大利器,就是對華盛頓精英們的不滿。特朗普覺得那些精英們沉迷于教條,重心不放在正事,他以“局外人”身份打破了這種局面。

  佛蒙特州前州長迪安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指責特朗普近1/3的時間都是在自己的産業裏度過的,包括40天在新澤西州的高爾夫球場,40天在佛羅裏達州海湖莊園。迪安稱,這可能涉嫌腐敗,“在我的一生中,沒見過有哪位總統像他這樣行事的。”

  “隨著特朗普執政即將滿一整年,他所做的大事——既有好事也有壞事——非常引人注目,他在支援者和批評者中激起了強烈情緒。”《華盛頓郵報》稱,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克總結了特朗普一年的十件大事:對“使用化學武器”的敘利亞進行導彈襲擊,恢復了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信譽;對俄羅斯出人意料地採取強硬立場,批准對烏克蘭進行4700萬美元的軍售,對莫斯科實施新的制裁;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准了有爭議的輸油管線,開啟美國能源開發的新時代;他的強硬態度不僅使北約盟國最終同意多分攤了120億美元費用,同時使北約變得更加強大;消滅“伊斯蘭國(IS)”的形式存在;在阿富汗問題上逆轉了奧巴馬災難性的撤軍政策;他推動了歷史性的稅收改革,釋放了經濟發展活力;他還成功地提名了聯邦法院和最高法院的數十個職位人選,從而確保了美國最高法院保守派佔多數,這將影響美國數十年;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美國有4位總統承諾這樣做,但只有特朗普付諸了行動。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人選他的原因,他會履行承諾,無論是好還是壞。報道稱,儘管他會發一些“有毒”的推特,並因自身行事風格給自己造成損害,但是這些成績暗示他有潛力成為美國現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保守派總統之一。不過問題是:好的影響會超過壞的影響嗎?

  “隨著明年中期選舉臨近,2018年對特朗普來説很可能會是更加困難的一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稱,對特朗普來説,明年即使共和黨團結一致,事情也不會輕而易舉。特朗普在國內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可能面臨有關“通俄門”調查更關鍵的披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