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沙特爭議聲中辦國象大賽 以色列選手被擋在門外

2017-12-28 13:0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世界快棋錦標賽26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開賽。這是沙特首次舉辦西洋棋比賽並設立“創紀錄”高額獎金,原本是年末一大體育盛事,外界視之為沙特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標誌,卻因“賽事是否符合宗教教義”“女選手該不該罩黑袍”以及“不準以色列棋手參賽”等爭議蒙上了政治色彩。

  【以色列選手被擋在門外】 

  本次“薩勒曼國王世界快棋錦標賽”開賽前就傳出“不和諧”聲音:世界西洋棋聯合會(國際棋聯)24日宣佈,7名以色列選手因簽證申請遭沙特拒絕,無緣參賽。

  沙特方面的理由是,沙特與以色列沒有外交關係,所以只能對以方選手“拒簽”。

  以色列西洋棋協會發言人利奧爾艾森貝格説,以方將向國際棋聯尋求賠償。“我們想要補償我國選手,因為他們遭受了職業層面的損害,經濟上也蒙受損失。”以方將要求國際棋聯“立即”取消今後預定在沙特舉辦的國象賽事。“他們組織國際賽事,卻不讓我國選手參加,我們無法接受這種做法。”艾森貝格説。

  沙特此舉引發一些其他國家知名棋手和棋聯官員批評。美籍日裔西洋棋特級大師中村光在社交媒體上為以色列同行打抱不平,稱讓沙特主辦賽事是“可怕”決定。“西洋棋該是不同背景選手齊聚一堂的比賽,而不應按宗教信仰、出身國家區分選手……”

  媒體先前報道,國際棋聯副主席伊斯拉埃爾格爾弗説,為説服沙特向以色列選手發放簽證,國際棋聯做了大量工作。

  國際棋聯原本打算由沙特舉辦2018年和2019年世界快棋錦標賽。格爾弗説,以色列將要求取消這一計劃,否則將起訴至設在瑞士的國際體育仲裁法院。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除以色列選手遭拒簽,6月起由沙特宣佈“斷交”的海灣國家卡達和沙特“夙敵”伊朗的選手在開賽前“最後一刻”才獲得簽證。這兩國的選手最終選擇不參賽。

  以色列西洋棋協會指責沙特在賽前“誤導”國際棋聯和以方,讓以方誤認為沙特最終會同意以方選手參賽,好讓國際棋聯同意沙特舉辦這次賽事。

  法新社説,沙特最終“拒簽”以選手,與近期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引發抗議有關係。

  【一場力求“開放”的比賽】 

  根據國際棋聯公告,共有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236名棋手參加“薩勒曼國王世界快棋錦標賽”,包括數名沙特選手。因為沙特宗教界對西洋棋這類娛樂競技形式多有爭議,這項運動在沙特極其“小眾”。當前國際排名最高的沙特棋手排位在1.3萬多名。

  沙特為賽事開出總額高達200萬美元的獎金。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分析師詹姆斯多爾西在為《赫芬頓郵報》撰寫的文章裏説,沙特還向國際棋聯支付150萬美元作為比賽籌辦費用。“沙特也學卡達和阿聯酋的樣子,利用體育運動來修飾它頗有爭議的國際形象。”

  這項賽事被視為沙特王室推動“對外開放”的表現。沙特新任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去年提出“2030願景”經濟轉型計劃,希望促進外來投資、改變國家經濟依賴石油資源的現狀,王儲同時推動增進女性權益等方面的社會改革,以期改變國際社會對沙特風氣“保守”的印象。儘管在沙特國內仍面臨不少爭議,爭取主辦更多國際體育娛樂活動是一項重要舉措。

  沙特一名宗教領袖去年説,西洋棋比賽“為伊斯蘭教義所禁止,因為它是一種賭博形式且浪費時間”。參賽女選手該不該按沙特傳統著裝是另一個爭議焦點。

  烏克蘭女子國象特級大師安娜穆茲丘克在社交媒體上説,她不會到利雅得參賽,儘管這意味著她將損失豐厚獎金及兩個世界冠軍頭銜。27歲的穆茲丘克説,抵制賽事的原因是她不想穿沙特女性在公開場合被要求穿著的黑色長袍。

  不過,針對女選手著裝顧慮,沙特方面已作出妥協。國際棋聯11月發表聲明,稱利雅得賽事組織方已同意“比賽過程中女選手不必穿戴頭巾或穿長袍”。聲明特別指出,這是沙特體育賽事歷史上第一次“破例”對女選手著裝放寬要求。(沈敏)(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葛新燕]